[发明专利]一种罐装茶酱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5645.2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5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余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大胡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章登亚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装茶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调味品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世界茶叶的第一生产和第一消费大国,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是世界茶产量第一大国、茶出口第二大国。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另外,中国茶叶副产品产业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从而使得茶叶副产品产业开始走向社会、面向市场,茶叶副产品产业未来增长潜力很大。由于茶叶富含茶多酚和大量微量元素,具有一定保健功能,为此考虑研发一种结合利用产地内的茶叶,从而获得一种风味独特的茶酱,从而跟上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罐装茶酱及其制备方法,相较于传统豆类原料,风味独特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罐装茶酱,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重量比例50%的掺杂有茶汁的面粉、重量比例10%的盐、重量比例0.03~0.05%的黄曲、重量比例0.05%的苯甲酸钠和余量的水,其中所述掺杂有茶汁的面粉中茶汁与面粉的比例为:1.5~2.5:10,所述茶汁中茶叶:水比例为0.8~1.5:10~15。
进一步的,所述掺杂有茶汁的面粉中茶汁与面粉的最佳配比为:2:10,且茶汁中茶叶与水的最佳配比为1:10。
一种灌装茶酱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a. 将面粉蒸熟,冷却至40度以下,将之弄成碎块发酵后晒干;b. 将茶叶去杂后按照上述茶叶和水的比例,将茶叶放置水中蒸煮,获得茶汁,保证水温在90度,时间为15~30分钟,待茶汁冷却至40度以下过滤。
c.按上述比例将茶汁与蒸熟晒干的面粉混合均匀,获得掺杂有茶汁的面粉,接着按照上述比例添加相应重量比例的黄曲与掺杂有茶汁的面粉混匀;
d. 接着按照上述比例添加相应重量比例的盐和水与掺杂有茶汁的面粉混匀,装缸,在缸口罩一层纱布,并在太阳下晒1-2个月;
e.待茶酱发酵成熟后, 添加上述重量比例的苯甲酸钠;
f.加热步骤e所获得的茶酱,并使得其中心品温达80℃、持续30min,灭菌后冷却,最终获得罐装茶酱。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产地内的茶叶与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蒸煮,获得所需的茶汁,过滤后与一定比例的面粉混匀,使得茶叶的味道进入到面粉中,接着依次加入黄曲、盐和水,并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使之发酵。添加一定比例的苯甲酸钠,从而增加茶酱的风味,最后加热上述步骤得到的茶酱,冷却获得罐装茶酱。采用这种以茶叶完全代替豆类或部分代替豆类的方式,结合产地内茶叶的优势,控制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罐装茶酱的各成分配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最佳配比)
原料:重量比例50%的掺杂有茶汁的面粉、重量比例10%的盐、重量比例0.03%的黄曲、重量比例0.05%的苯甲酸钠和余量的水,其中掺杂有茶汁的面粉中茶汁与面粉的比例为:2:10,茶汁中茶叶:水比例为1:10。
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面粉蒸熟,冷却至40度以下,将之弄成碎块发酵后晒干,茶叶去杂后保证茶叶和水的比例为1:10,将茶叶放置水中蒸煮,获得茶汁,保证水温在90度,持续时间为30分钟;待茶汁冷却至40度过滤,保证茶汁与面粉的比例为1:10,然后均匀混合;添加重量比例0.03%的黄曲与掺杂有茶汁的面粉混匀;接着添加10%重量比例的盐和余量的水与掺杂有茶汁的面粉混匀,装缸,在缸口罩一层纱布,并在太阳下晒55天;待茶酱发酵成熟后, 添加重量比例0.05%的苯甲酸钠;加热上述步骤所获得的茶酱,并使得其中心品温达80℃、持续30min,灭菌后冷却,最终获得罐装茶酱。经检测,所得酱成品质量完全达到Q/DHZ0001S-2011标准要求。
实施例2
原料:重量比例50%的掺杂有茶汁的面粉、重量比例10%的盐、重量比例0.04%的黄曲、重量比例0.05%的苯甲酸钠和余量的水,其中掺杂有茶汁的面粉中茶汁与面粉的比例为:2.5:10,茶汁中茶叶:水比例为1:10。
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大胡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大胡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压维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防火防爆型压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