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4269.5 | 申请日: | 2013-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陈天江;周文超;田英华;雒仲祥;叶一东;云宇;田小强;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聚焦 误差 信标 探测 系统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系统人造信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由信标高度决定的人造激光信标聚焦非等晕误差,指导大口径望远镜系统中配套人造激光信标系统的设计、研制。
背景技术
在地基望远镜中,聚焦非等晕误差影响了人造激光信标系统对大气湍流信息的探测精度。根据地基望远镜口径、信号光波长、站址处大气环境等相关参数,对不同高度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进行评估,对论证、优化配套的人造激光信标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人造激光信标聚焦非等晕误差主要由理论分析获得,一般采用横向光谱滤波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用理论分析方法所得聚焦非等晕误差建立在一定的数理边界条件和大气环境条件基础上,不同的计算条件、计算方法及数理模型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这给人造激光信标系统的研制和运行带来了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实际测量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点是,所述的探测系统包括光束选通开关、分色镜、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自然信标测量装置、计算机、同步控制机;光束选通开关、分色镜依次设置在入射光路上,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自然信标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分色镜的反射光路或透射光路上;同步控制机的输入端与光束选通开关相连 ,输出端分别与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和自然信标测量装置相连,并对外输出一路触发信号。
所述的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包括准直透镜、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人造激光信标CCD相机,三者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放置;所述的准直透镜的焦距与人造激光信标高度相匹配。
所述的自然信标测量装置包括滤光片、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自然信标CCD相机,三者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放置;所述的滤光片的抑制中心波长与人造激光信标波长相匹配。
所述的光束选通开关的时间选通精度小于1微秒。
所述的分色镜膜系参数与自然信标回光、人造激光信标回光的光谱分光参数相匹配。
所述的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分别与分色镜前表面等光程设置。
用于本发明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
a) 设置光束选通开关运行参数,使其时间选通精度小于1微秒,并相对通光时刻提前输出脉冲信号至同步控制机,同步控制机经过不同的特定延时后分别向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和自然信标测量装置输出触发信号,并对外输出触发信号;
b) 人造激光信标回光与自然信标回光共光路到达光束选通开关,光束选通开关此时打开,选取一定时间段内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通过后关闭;
c) 信标回光经分色镜光谱分光,人造激光信标回光经分色镜分离,进入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内部,经准直透镜准直,由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聚焦至人造激光信标CCD相机;自然信标回光经分色镜分离,进入自然信标测量装置内部,经滤光片再次过滤人造激光信标波长的杂光,由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聚焦至自然信标CCD相机;
d) 人造激光信标CCD相机、自然信标CCD相机提前接收到同步控制机发出的触发信号,当信标回光到达CCD靶面时,同时段对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曝光探测,并将波面探测数据传送至计算机;
e) 计算机接收到波面探测数据后进行对比处理,最终得到实验状态下人造激光信标聚焦非等晕误差的测量结果;
f) 测量不同高度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可通过更改同步控制机的延时参数及相应信标发射接收时序、更换不同焦距的准直透镜、更换不同参数的分色镜和滤光片,重复步骤a)~步骤e)实现。
本发明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利用了自然信标无聚焦非等晕误差的特性,将其作为探测人造激光信标此项方差的基准,通过测量同一时段、同大气传输路径自然信标与人造激光信标经大气湍流后的畸变波面,直接对比两者差别,得到一定高度人造激光信标系统的聚焦非等晕误差。其中,大气湍流随空间、时间快速变化,所用测量光路和光束选通开关使得两类信标在测量过程保持同大气传输路径、同时段的测量状态,从而保证了所测两类波面的结果具有可比较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