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4269.5 | 申请日: | 2013-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陈天江;周文超;田英华;雒仲祥;叶一东;云宇;田小强;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聚焦 误差 信标 探测 系统 测量方法 | ||
1.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系统包括光束选通开关(1)、分色镜(2)、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3)、自然信标测量装置(4)、计算机(5)、同步控制机(6);所述的光束选通开关(1)、分色镜(2)依次设置在入射光路上,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3)、自然信标测量装置(4)分别设置在分色镜(2)的反射光路或透射光路上;所述的同步控制机(6)的输入端与光束选通开关(1)相连 ,输出端分别与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3)和自然信标测量装置(4)相连,并对外输出一路触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3)包括准直透镜(7)、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8)、人造激光信标CCD相机(9),三者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放置;所述的准直透镜(7)的焦距与人造激光信标高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信标测量装置(4)包括滤光片(10)、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11)、自然信标CCD相机(12),三者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放置;所述的滤光片(10)的抑制中心波长与人造激光信标波长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束选通开关(1)的时间选通精度小于1微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色镜(2)膜系参数与自然信标回光、人造激光信标回光的光谱分光参数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8)、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11)分别与分色镜(2)前表面等光程设置。
7.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
a) 设置光束选通开关(1)运行参数,使其时间选通精度小于1微秒,并相对通光时刻提前输出脉冲信号至同步控制机(6),同步控制机(6)经过不同的特定延时后分别向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3)和自然信标测量装置(4)输出触发信号,并对外输出触发信号;
b) 人造激光信标回光与自然信标回光共光路到达光束选通开关(1),光束选通开关此时打开,选取一定时间段内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通过后关闭;
c) 信标回光经分色镜(2)光谱分光,人造激光信标回光经分色镜(2)分离,进入人造激光信标测量装置(3)内部,经准直透镜(7)准直,由人造激光信标微透镜阵列(8)聚焦至人造激光信标CCD相机(9);自然信标回光经分色镜(2)分离,进入自然信标测量装置(4)内部,经滤光片(10)再次过滤人造激光信标波长的杂光,由自然信标微透镜阵列(11)聚焦至自然信标CCD相机(12);
d) 人造激光信标CCD相机(9)、自然信标CCD相机(12)提前接收到同步控制机(6)发出的触发信号,当信标回光到达CCD靶面时,同时段对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曝光探测,并将波面探测数据传送至计算机(5);
e) 计算机(5)接收到波面探测数据后进行对比处理,最终得到实验状态下人造激光信标聚焦非等晕误差的测量结果;
f) 测量不同高度人造激光信标的聚焦非等晕误差,可通过更改同步控制机(6)的延时参数及相应信标发射接收时序、更换不同焦距的准直透镜(7)、更换不同参数的分色镜(2)和滤光片(10),重复步骤a)~步骤e)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2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