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3780.3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岳敏;李永忠;孙楹煌;陈绍源;纪伟丰;郑少丹;黄琛;林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龙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功能 偏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片的结构和相应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板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上加入依据电容原理实现触控功能的方法包括:将触摸屏设置在平板显示器前方,或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的内部。其中,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的内部,不会导致厚度的增加,更符合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薄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内部的结构,一般会导致制造难度提高、良率降低的问题。
偏光片是平板显示器中不可缺少的光学元件之一,可以预料,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偏光片中,再将这种偏光片贴附到平板显示器上,同样可以达到将触控功能集成在平板显示器上的目的,而且不会出现制造难度提高、良率降低的问题。
然而,要在偏光片中加入电容触控功能,必须保证偏光片的原有光学性能不受影响。首先,必须保证偏光片的透光率不会显著地降低,否则会导致相应平板显示器亮度的降低;其次,必须保证偏光片反射率不会显著地增高,否则会导致相应平板显示器对比度的降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保证偏光片中偏振光的偏光状态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改变,否则该偏光片则会完全失去偏光功能,导致画面无法正常显示。
基于上述原因,对于这种集成电容触控功能的偏光片,目前尚没有一种较容易实施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贴附到平板显示器后能够实现触控功能,并且能够确保画面的显示质量,并且较容易实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相贴合的偏光层和感应层,感应层包括至少一电路支撑层以及设置在电路支撑层上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的感应电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所述电路支撑层为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电路支撑层的至少一面设有多条凹槽,多条凹槽相互交错成网状;凹槽中填充有细微导电颗粒,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网状的导电细线构成所述感应电路。
上述外侧、内侧是相对于操作者而言,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为外侧,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为内侧。
第一,由于感应电路是由凹槽中的导电细线构成,可通过设计凹槽的深度来调节导电细线的截面积,从而改善导电细线的导电性,避免导致导电细线遮光面积的增大,因而,通过合理地设计凹槽的深度、宽度以及网格密度,可以保证偏光片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第二,将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使得感应层的反射光(包括导电细线和膜层界面的反射光)受到偏光层的两次吸收而被很大程度被削弱,因而可以保证这种偏光片具有较低的反射率;第三,电路支撑层选择零双折射的塑料膜,可以保证偏振光穿过时,其偏光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电容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基本的光学性能不会受到显著的影响;第四,由于感应层不含有需高温工艺沉积的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铟锡膜),不需要选择对耐热性要求较高的塑料(对于耐热性较高且零双折射的塑料,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作为电路支撑层,因此这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可实施性高。例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可以选择光学性能及经济性都非常理想、但耐热性并不佳的TAC(三醋酸纤维素酯)膜作为电路支撑层。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一侧。感应电路可以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外侧或内侧,因而具有膜层更少、反射率更低、更容易实施的优点,感应电路可以采用电容触控技术中常用的各种单层电极设计。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感应层包括相互粘合的两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分设在两层电路支撑层上。将两层感应电路分别设置在两层支撑层上,再将两层支撑层粘合起来,从而可以采用电容触控技术中具有更多感应点的双层电极设计。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两侧。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两侧,使感应电路可以采用更多感应点的双层电极设计之外,还使得膜层更少、反射率更低。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层还包括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树脂层涂覆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树脂层上。通过将凹槽设置在树脂层上,进一步减少支撑层受到的外力作用,进一步保证其光学各向同性。具体做法是:在树脂层聚合前先制作出凹槽,再通过照射紫外光等方法使其发生聚合,因而不是在强外力的作用产生凹槽,不容易产生双折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