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3780.3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岳敏;李永忠;孙楹煌;陈绍源;纪伟丰;郑少丹;黄琛;林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龙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功能 偏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包括通过粘合层相贴合的偏光层和感应层,感应层包括至少一电路支撑层以及设置在电路支撑层上能够实现触摸感应功能的感应电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内侧;所述电路支撑层为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电路支撑层的至少一面设有多条凹槽,多条凹槽相互交错成网状;凹槽中填充有细微导电颗粒,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网状的导电细线,网状的导电细线构成所述感应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包括相互粘合的两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分设在两层电路支撑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包括一层电路支撑层,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电路支撑层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层还包括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树脂层涂覆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凹槽设置在树脂层上。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其特征是: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偏光层仅包括外偏光支撑层和偏光膜,所述处于最外侧的电路支撑层作为偏光层的内偏光支撑层与偏光膜的内侧面相贴合。
7.一种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的至少一面设置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多条凹槽;
(2)、在塑料膜设有凹槽的一面涂布一层细微导电颗粒的膏体,使细微导电颗粒嵌入凹槽中;
(3)、通过抛光、擦洗等方法,去掉所涂布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仅留下嵌入到凹槽中的部分细微导电颗粒膏体;
(4)、通过烘烤等干燥方法,使得嵌入凹槽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发生固化,细微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导电细线,从而形成感应层;或者是在步骤(2)、(3)之间,通过烘烤等干燥方法,使得嵌入凹槽的细微导电颗粒膏体发生固化,细微导电颗粒相互结连形成导电细线,从而形成感应层;
(5)、将感应层与偏光层通过粘合层相互贴合,形成集成触控功能的偏光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在一片零双折射的塑料膜的至少一面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制造塑料膜的过程中,在塑料膜未固化时将其压附或流附在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支撑体上,由此在塑料膜与支撑体接触的一面形成交错成网状的凹槽,之后通过一定的干燥或冷却方法使塑料膜发生固化。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光敏树脂层,通过一具有电容触摸感应电路图形条纹的掩膜板在光敏树脂层上曝光,再通过显影法,在光敏树脂层上显影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触控功能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塑料膜上设置凹槽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在零双折射的塑料膜上涂布一层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层,通过带有感应电路图形的网状凸痕的压模在树脂层上压出交错成网状的凹槽,再通过照射紫外光、干燥等方法,对树脂层进行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7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