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2719.7 | 申请日: | 201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8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莲;李刚;廖玲英;毛红菊;金庆辉;赵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量 蛋白 检测 芯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硅片为基底材料,以SU-8光刻胶作为掩模层,分别曝光、显影制作固定蛋白的模具A和分离检测模具B;将PDMS和固化剂以重量比5~10:1混合后,分别浇注在模具A和模具B上,加热固化;分别剥离模具A上的PDMS结构A-PDMS、模具B上的PDMS结构B-PDMS;A-PDMS打进样孔和出样孔后,与经过处理的玻璃片贴合,用于固定多个抗体;将A-PDMS揭掉后,将固定有抗体的玻璃片与B-PDMS对准贴合,并取另一经打孔的玻璃片贴合在B-PDMS的另一面,构成玻璃-PDMS-玻璃的夹心结构,即得微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DMS的尺寸为100μm高×100μm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DMS包括血浆分离管道、细胞沉积管道和废液池,其中血浆分离管道的尺寸为15μm×100μm×23mm,细胞沉积管道的尺寸为100μm×500μm×20mm,废液池的尺寸为100μm×1.6mm×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固化的温度为90℃,固化的时间为1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处理的玻璃片为经过醛基修饰的玻璃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多个抗体的温度为37℃,时间为2小时;其中,多个抗体具体为BSA、CEA、CyFRA21-1和IgG抗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蛋白检测中的微量蛋白为抗原或抗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的微芯片配合纳米金标记抗体应用于全血中血浆的分离和蛋白质的检测;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纳米金标记单克隆二抗NP与样品混合后,加入微芯片的进样口,通过分离区域时血细胞沉积,同时血浆和NP流入检测区域,与芯片上固定的单克隆一抗形成NP-抗原-一抗结构,从而造成信号放大,通过纳米金显色得出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标记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配置浓度为1mM HAuCl4溶液及浓度为38.8mM的柠檬酸三钠溶液,将HAuCl4溶液加热至130℃,20分钟时加入25ml柠檬酸三钠溶液,持续搅拌至溶液冷却至室温,即形成为酒红色溶液;以0.22μm硝酸纤维尼龙膜过滤溶液,即可得到颗粒均匀的13nm纳米金溶液,4℃保存备用;
(2)取500μl的上述纳米金溶液,用碳酸钾调节pH为8.2,加入30μl的二抗,放置1~2个小时后多次加入4μl的0.1M NaCl和0.01M PB,4℃保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微量蛋白检测的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纳米金溶液浓度为12.2nM,二抗的浓度为0.1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7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