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2443.2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沈飞;万印华;刘丽霞;闫会;陈向荣;苏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D71/78;C08F283/00;C08F259/08;C08F265/08;C08F259/04;C08F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多孔 分离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疏水性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疏水性单体与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A共溶于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b)对此均相溶液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引发接枝反应,获得疏水性接枝聚合物,c)将该疏水性接枝聚合物与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B共混获得共混物,d)采用共混物为成膜材料制备疏水性多孔分离膜;所述疏水性多孔分离膜应用于膜蒸馏、膜吸收、膜萃取、蒸汽渗透或油性料液澄清等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疏水性单体为含氟乙烯、含氟丙烯酸酯或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该单体分子中包含6~14个碳原子、9~21个氟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A为聚醚砜、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或聚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溶剂为能同时溶解疏水性单体和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A的极性有机溶剂或复合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均相溶液中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A的质量百分比为1~10%,其中疏水性单体的重量是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A的1~2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为1~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B为聚醚砜、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或聚氯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共混方法包括固相共混和液相共混,其中,共混物中常规制膜材料B的质量百分比为0.1~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疏水性多孔膜的方法包括溶致相分离方法、热致相分离方法、熔融拉伸方法、静电纺丝方法和表面涂覆方法,其中疏水性多孔膜为平片式膜、中空纤维式膜、卷式膜或管式膜。
10.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种方法制备的疏水性多孔分离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4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