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矿选矿用起泡剂及低品位难选稀土矿的常温选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2301.6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熊文良;陈炳炎;熊述清;邓善芝;曾小波;张新华;刘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3D1/008 | 分类号: | B03D1/008;B03B1/00;B03B7/00;B03D103/04;B03D1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许文娟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选矿 起泡 品位 常温 工艺 | ||
1.一种稀土矿选矿用起泡剂,其特征在于:是由松醇油和醚醇油按重量比(1~3):1混合而成。
2.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取原矿,破碎后加水调浆并磨矿至粒度-0.074毫米的矿石重量占原矿总重80%~88%;
(2)向步骤(1)所得矿浆中加水并调浆至矿浆浓度为20~30%,然后进行分步粗选作业,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所述分步粗选包括至少两次浮选,每次浮选时,依次向矿浆中加入抑制剂、捕收剂和所述稀土矿选矿用起泡剂;
(3)对所述粗选精矿进行至少两级精选,得到浮选精矿及各级中矿;
(4)对步骤(3)所得浮选精矿进行强磁提纯作业,得到强磁精矿,其为合格的稀土精矿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矿物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至步骤(4)的操作均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稀土矿物常温分选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浮选时,抑制剂用量为1.0~2.0kg/t原矿、捕收剂用量为1.0~2.0kg/t原矿,起泡剂用量为0.04~0.08kg/t原矿,所述抑制剂为水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二次浮选时,抑制剂用量为0.5~1.0kg/t原矿、捕收剂用量为0.5~1.0kg/t原矿,起泡剂用量为0.01~0.04kg/t原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按重量份计,由4~7份2-萘甲羟肟酸,2~4份水杨酸甲酯与含1~2份氢氧化钠固体的水溶液反应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行三级精选,第一级精选时,向矿浆中加入水玻璃,水玻璃用量为50~100克/t原矿,第二级精选和第三级精选为不加药剂的空白精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步骤(3)第一级精选所得中矿进行中矿再选,所述中矿再选是向第一级精选所得中矿的矿浆中加入水玻璃0.1~0.3kg/t原矿和捕收剂0.1~0.3kg/t原矿并浮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第二级精选所得中矿和第三级精选所得中矿返回至上一级浮选作业中进行再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品位复杂难选稀土矿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粗选尾矿进行至少两次扫选,第一次扫选是向矿浆中依次加入水玻璃100~500g/t原矿、捕收剂100~500g/t原矿和起泡剂10~40g/t原矿,得到扫一精矿和扫一尾矿,第二次扫选是向扫一尾矿矿浆中依次加入水玻璃100~300g/t原矿、捕收剂100~300g/t原矿和起泡剂10~20g/t原矿,得到扫二精矿和最终的浮选尾矿;将扫一精矿与步骤(3)第一级精选所得中矿混合并进行中矿再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3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幅回旋式细胞培养摇床
- 下一篇: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