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750.9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顺;袁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月顺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7C233/20;C07C231/24;A23L1/221;A23D9/02;A23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红色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食品色素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红色素是从干辣椒中提取精制的一种深红色油状液体色素。干产品为天然色素,是类萝卜素,属维生素A源,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色泽鲜艳,性能稳定,世界卫生组织将辣椒红色素列为A类食品色素,使用可以不限量。它的着色能力是目前所发现的其它天然红色素的几十倍。辣椒红色素不仅色泽鲜艳、色价高,而且安全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由于辣椒红色素具有营养着色双重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除应用于食品领域外,还可用于化妆品领域。另外在高级饲料、水产品、医药等领域也有应用。
在国外,日本是使用天然色素最主要的国家之一,辣椒红色素的年使用量达260吨,且多数由中国市场提供。韩国每年需求量也在120吨以上,欧洲及美国市场虽然没有较准确的数据,但近几年用量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年递增率为15%。由于多年的宣传和促销,辣椒红色素市场日趋成熟。作为食品添加剂,辣椒红色素为广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所普遍采用,特别是沿海城市对辣椒红色素需求量逐年大幅度上升,而内地市场虽然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但也逐步认识并接受,2009年全国辣椒红色素需求约3000吨。按前五年的趋势分析,今后辣椒红色素的用量将以15%-30%的速度增长。
目前食品级色素售价25万元/吨;唇膏级色素,每吨售价85万元,国内外市场均属紧俏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近几年,我国天然食用色素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以天然红色素的发展尤为迅猛。我国盛产红辣椒,辣椒红色素生产厂家己达几十个,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吨。
国内外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溶剂法和超临界萃取法三种。油溶法中油与色素的分离困难,难以得到浓稠的色素;超临界萃取法的设备投资较大,操作技术要求高,不易推广。故目前国内外生产红色素的厂家绝大多数都采用溶剂法提取。而溶剂法操作方式又可以分为浸渍法、渗透法、回流法及索式提取法等。
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时间、温度、提取次数、溶剂及物料的粒度对提取收率均有影响,其中,溶剂的选择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适当的溶剂,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高的收率。
目前,国内企业采用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所采用的溶剂主要有:乙醇、丙酮、正己烷、二氯甲烷、乙烷和甲醇等。二氯甲烷、乙烷和甲醇的毒性较大,不适于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乙醇由于所需的温度超过了色素的稳定的温度,对色素的收率影响较大,也不适用。
所以,溶剂的选择对于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因此,国内各企业都在探讨研究最佳的辣椒红色素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它成功地采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提取辣椒红色素,浸出提取率94%以上,150色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溶剂提取法,采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提取辣椒红色素,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重量比例为正己烷:乙酸乙酯=(2-6):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体为:辣椒经筛选、破皮、粉碎成60目的粉末,用制粒机制成粒径为3-4mm的颗粒,颗粒送入提取装置在65℃-75℃的温度下,采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逆流萃取2-3小时,混合溶剂:物料的重量比为(10-20):1,所得萃取液进入浓缩器在温度60℃、0.09Mpa的负压条件下进行浓缩,浓缩液采用薄膜蒸发器分别将色素和辣椒精分离,分离出辣椒精粗品和红色素粗品;红色素粗品经辣素脱味锅进行脱辣处理,得无辣红色素成品。
更一步具体地,本发明操作步骤为:
1)、气流去杂、破皮、干燥、籽皮分离:将干辣椒采用气流去掉杂质,送入辣椒破皮机破皮,破皮后送入风干机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物料进入籽皮分离机进行籽皮分离,得辣椒皮和辣椒籽;
2)、制粒:辣椒皮经粗粉碎20目,送到磨粉机细粉碎至60目,送制颗粒机制成粒径为3-4mm的颗粒;
3)、溶剂提取:颗粒送入提取装置在65℃-75℃的温度下,采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逆流萃取2-3小时,所得萃取液进入浓缩器在温度60℃、0.09Mpa的负压条件下进行浓缩,得浓缩液和提取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月顺,未经王月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直工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位移逆向摄像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