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自适应自动气候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391.7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B.塞巴斯蒂安;T.M.塔马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适应 自动 气候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实现车辆的自适应自动气候控制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车辆包括自动气候控制功能。例如,某些车辆包括对车辆的空气调节/加热单元和/或车辆占用者的气候控制座椅的自动控制。不过,这些自动气候控制可能不总是对应于每个驾驶员或车辆占用者的偏好。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用于自适应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功能的方法以定制自动气候控制功能从而满足车辆占用者的需求。还期望提供改进的系统和车辆,其提供这种自适应自动气候控制功能。另外,本发明的其它令人满意的特征和特点将从下面的具体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并结合附图以及前面的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而易于理解。
发明内容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开始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检测是否发生了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手动超驰,和在检测到手动超驰时调节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例如用户输入气候控制面板的传感器)和处理器。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对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手动超驰何时已发生。处理器被联接到传感器,并且被构造成开始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并且在手动超驰已经被检测时调节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驱动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被设置在车身内。环境控制系统被设置在车身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例如来自用户输入气候控制面板)和处理器。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对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手动超驰何时已发生。处理器被联接到传感器,并且被构造成开始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并且在手动超驰已经被检测时调节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方法,其包括:
开始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
检测是否已发生了对该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手动超驰;以及
在已经检测到所述手动超驰时调节所述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
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步骤包括使用一组初始标定值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以及
调节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的步骤包括:
检测对应于手动超驰的手动设置;
使用所述一组初始标定值和用在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后续开始中的手动设置来计算一组修订的标定值。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一组修订的标定值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一组修订的标定值计算为所述一组初始标定值和对应于手动设置的第二组值的加权平均。
方案4. 如方案2所述的方法,其中:
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步骤包括使用初始标定曲线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以及
调节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的步骤还包括使用所述一组修订的标定值更新初始标定曲线,产生在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后续开始中使用的更新的标定曲线。
方案5. 如方案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车辆的点火是否已经被关闭;以及
当点火已经被关闭时存储更新的标定曲线。
方案6. 如方案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识别车辆的驾驶员;
其中:
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步骤包括使用对应于该驾驶员的多个初始标定曲线中的所选之一来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以及
调节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标定的步骤还包括使用所述一组修订的标定值来更新所述多个初始标定曲线的所述所选之一。
方案7. 如方案4所述的方法,其中:
开始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步骤包括使用初始标定曲线自动地加热或冷却车辆的座椅;
检测是否已发生了对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手动超驰的步骤包括步骤:检测车辆的占用者是否已经手动地调节了座椅的自动加热或冷却。
方案8. 一种系统,其包括:
传感器,其被构造成检测对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的手动超驰何时已发生;以及
处理器,其联接到所述传感器并被构造成:
开始该车辆的自动气候控制特征;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