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救生缓降器降温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180417.6 | 申请日: | 201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际联合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缓降器 降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此降温机构用于救生缓降器散热装置,可实现救生缓降器设备的恒温工作。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发生事故时,或者高层发生火灾等危情的情况下,传统的快速逃生方式为通过软梯,救生袋,逃生井等设施进行逃生,但这些设施造价高,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尤其老弱病幼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缓降器就应用而生了,但是目前的各种缓降器大多存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易坏或缓降效果不佳等缺点,普遍缓降器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高温影响缓降器传动零件的性能,降低了安全系数,高空逃生设备往往以安全绳或钢丝绳为载体,通过齿轮变速机构,由摩擦装置实现减速,在工作中会对各零部件产生很高的温度,降低零件自身性能,此降温机构可降低各部件工作产生的温度,使设备的工作性能更加完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缓降器长时间工作产生的高温,提高各传动零件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救生缓降器降温机构,本发明的降温机构,包括机舱壳体、刹车心轴、叶片和刹车舱盖,所述叶片和刹车心轴安装到一起,并一起安装在机舱壳体刹车舱内,用刹车舱盖将其约束在机舱壳体内,沿中心轴转动,由叶片形成空气流动,排放热量。本发明提高了救生缓降器的安全性能和实用寿命,增加了救生缓降器的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降温机构所用设备的整体外观图;
图2降温机构所用设备的安装位置图;
图3降温机构示意图;
图4降温机构的风向示意图;
其中,1:机舱壳体;2:刹车心轴;3:叶片;4:刹车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降温机构所用设备的整体外观图,降温机构主要由机舱壳体1、刹车心轴2、叶片3和刹车舱盖4组成,其中机舱壳体1的齿形壳体的结构设计也有利于散热,这种设计结构很好的应用在救生缓降器上。
图2为降温机构的分解图,如图2所示,风扇降温机构由叶片3固定到刹车心轴2上,再整体放置到机舱克体内部,由于此设备的刹车心轴2高转速带动叶片3形成空气流动,使工作中零部件产生的热量得到及时的扩散,同时下降速度越大,叶片3的转速相应加大,从而达到降低设备零部件温度,提供设备零部件的工作性能。
图3为叶片3的机构图,叶片3由2个安装孔固定在刹车心轴2上,这种叶片结构更有利于形成空气流动,达到设备的降温效果。
图4为刹车舱盖的形状图,刹车舱盖4的结构设计有利于空气流通,能更好的将救生缓降器产生的热量得到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际联合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际联合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