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8834.7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韦长华;束超;施婷;肖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F24H9/18;F24H9/20;H05B3/20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EV)、增程式电动车(EREV)和混合动力车(HEV)等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的矛盾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世界各国均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原传统发动机车能够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使车内保持足够温暖,但电动汽车(EV)没有发动机,增程式电动车(EREV)和混合动力车(HEV)在发动机停转时车内也需保暖。采用的电热式加热器因可用电取暖,是EV、EREV和HEV车有效的制暖方式。目前大多数车采用的是电加热器直接加入空气的方式来进行采暖,但因高压电直接接入乘员车厢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因电加热空气温度高导致周边塑件的高温气味传入车内不利于乘员身体安全,另外,面对纯电动类新能源车冬天行驶时,实现快速除霜和除雾,也加大了供暖功率的需求。而大多数电加热空气的采暖的系统功率过小,满足不了上述使用时加热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器采用可用电发热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元件,所加热的热水,通过系统将其输送到暖风芯体中来进行车内的供暖、除霜、除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水槽、散热器、加热器、集线板、控制主板和上盖,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加热器水槽上,并与加热器水槽形成除入口和出口之外封闭的水槽空腔,散热器其散热片中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并通过固定加盖的上盖,形成一空腔,该空腔中固定装有集线板和控制主板。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插片、插片、固定片、垫板、PTC加热片、铜板、绝缘膜、绝缘垫和金属垫,由至少2片平面状PTC加热片横向平行排列,组成1个加热器的PTC加热元件单元,该加热元件单元的PTC加热片,两侧采用两片铜板包夹,其中一侧或两侧铜板与PTC加热片间加垫有一层合金金属片,两片铜板则分别与插片、插片连接,再连接高压直流电压电源,两片铜板外部,采用绝缘膜包裹,绝缘膜外周再采用硅胶绝缘套包裹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为聚酯绝缘膜或氧化铝绝缘薄膜。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水槽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纵轴方向两端,加热器水槽内缘设有扰流加强筋。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有外缘为波浪形弯折的散热片,并固定装有弯曲内翅片。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加热器水槽之间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与集线板,以及集线板与控制主板,通过电路互相连接。
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中的控制电路,包括自带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的单片机和大功率驱动电路,单片机通过总线与空调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加热器,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紧凑,完全能够满足汽车所需水加热要求,加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和成本,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PTC散热片示意图;
图4为图3 PTC散热片俯视示意图;
图5为加热器水槽示意图;
图6为图5 加热器水槽A-A向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 加热器水槽B-B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散热器示意图;
图9为图8散热器左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散热器A-A向示意图;
图11为图8散热器仰视示意图;
图12本发明新能源车用的水加热器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13为PTC加热片组合连接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导轨耦合误差的补偿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金属基底上制作疏水表面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