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胨冻样类芽孢杆菌发酵蔗糖生产多聚果糖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78813.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2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廖美德;韦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区康顺饲料添加剂厂;廖美德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胨冻样类 芽孢 杆菌 发酵 蔗糖 生产 果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聚果糖是一类由葡萄糖分子以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因人体和动物体内缺乏水解低聚果糖中β-2,1键的酶,故低聚果糖是一种人体不能消化的膳食纤维,食后不被小肠所吸收而直入大肠,被大肠中的有益菌群利用为碳源并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后者可被人体吸收间接作为能源来利用。现有的资料表明,聚果糖具有优良的保健功能,表现在(1)可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增殖,抑制有害细菌和病源菌的生长繁殖。(2)被肠道细菌发酵后产生醋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环境pH值,抑制肠道腐败和减少毒素的生成。(3)刺激和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有利于抗过敏和减少肿瘤风险。(4)促进钙、镁、铁、锌等矿物元素吸收,促进双歧杆菌合成维生素。(5)预防便秘和腹泻。聚果糖在工业上有二种方法制造,一种是用聚果糖含量高的菊苣、洋葱、牛蒡等植物为原料,用热水抽提其多糖,经微生物聚果糖水解酶之部分水解作用生成果糖聚合度为2 10的链状低聚糖;另一种则是利用短柄帚曲霉、泡盛曲霉、黑曲霉等微生物的果糖基转移酶,将蔗糖转化为聚果糖。这些方法,一般生产周期长,微生物培养与聚果糖转化分步进行,培养基组成复杂,果糖转移酶纯化成本高,转化产物中含有酵母膏等前期微生物培养基组成,给聚果糖的分离纯化带来不便。且其转化终点需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控制,难以大规模生产。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聚果糖生产技术的不足,采用微生物培养和蔗糖转化同步完成,发酵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的聚果糖生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是以自主分离的冻胨样类芽孢杆菌菌株为生产菌种,以蔗糖和少量无机盐为培养基,经过菌种扩大、微生物培养、产物柱层析分离纯化,真空浓缩而成。
本发明具有微生物培养与蔗糖转化同步进行、发酵终点直观、产品不含其他有机物、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有点。
本发明工艺流程叙述如下:
刮取新鲜的菌苔1~2环接种在装有100mL种子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中,30℃,180r/min振荡培养24 h,经分级扩大培养后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到查氏培养基中,在发酵罐30℃条件下通气搅拌培养72-96h,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用适当稀释后,用凝胶过滤色谱柱层析,分步收集,得到不同聚合度的聚果糖,收集液经脱水干燥后即为聚果糖。
本发明培养基组成:
斜面培养基:查氏培养基
种子液培养基:查氏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蔗糖2-20%,NaNO33‰,MgSO47H2O1‰,Na2HPO40.5‰,KCL1‰,自来水1000mL。
附图说明
图1是多聚果糖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例1.
发酵培养基:蔗糖3%,NaNO3 3‰, MgSO47H2O 1‰,Na2HPO4 0.5‰,KCL 1‰,种子培养基接种量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h,溶氧量45%,通气量2L/min,发酵终了时,酒精沉淀多糖,获聚果糖30g/L。
实例2
发酵培养基:蔗糖6%,NaNO3 3‰, MgSO47H2O 1‰,Na2HPO4 0.5‰,KCL 1‰,种子培养基接种量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h,溶氧量45%,通气量2L/min,发酵终了时,酒精沉淀多糖,获聚果糖6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区康顺饲料添加剂厂;廖美德,未经广州市白云区康顺饲料添加剂厂;廖美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8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