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动可调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7889.6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敖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速马(上海)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可调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可调阀门。
背景技术
面临着石油资源逐渐减少和世界各国政府针对汽车环保政策的相续出台,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意识到,应该提高技术开发力度,并急切地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混合动力概念汽车成为很多汽车厂商的切入点,混合动力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引擎和电动机优势的新技术,靠的是传统的引擎加上电动机输出动力作配合,利用引擎在工作时对蓄电池的充电,将电动机和引擎产生的动力不断切换和转化,达到双动能推动。这样的配合以电动机驱动为主,引擎驱动为辅,达到预期为减少耗油和废气排放的环保效益。
目前,国内外各汽车制造企业也纷纷进入混合动力汽车研发领域。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怎么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怎么使电池组在理想温度的范围内工作、怎么使在电池组出现自燃和爆炸的情况下保护驾驶员的安全、怎么增加电池组的续航能力等。传统的汽、柴油发动机加设了风冷装置及水冷装置,电池组作为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主要动力来源,同样也需要一种经济又实用的装置来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可调阀门,能连接空调系统和电池组,从而既能使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汽车的电池组保持理想的温控范围内,且带有反馈系统,使电池组有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可调阀门,包括驱动部分和机械部分,驱动部分包括:永磁直流电机、电机涡轮齿、传动齿定位轴、传动齿、主驱动齿轮、基板以及接插端子;机械部分包括:阀体、阀轴、阀片、垫圈以及外壳;所述永磁直流电机固定在一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电机涡轮齿设置在所述永磁直流电机上;所述传动齿定位轴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传动齿定位孔内;所述传动齿安装在所述传动齿定位轴上,所述传动齿的一阶齿轮与所述电机涡轮齿形成第一阶传动;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机械部分的所述阀轴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传动齿的二阶齿轮形成第二阶传动,组成齿轮减速机构;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永磁直流电机相连,所述基板与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上的电刷形成信号反馈电路;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内部;所述阀轴安装在所述阀体内,一端通过一卡扣,另一端通过所述主动齿轮形成轴向固定;所述阀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阀轴上;所述垫圈通过所述阀轴安装在所述阀体外,并与所述卡扣形成一端轴向定位;所述外壳锁附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机械部分通过阀轴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部分的主动齿轮上;通过所述永磁直流电机驱动所述齿轮减速机构形成二阶减速传动,带动所述阀片在所述阀体内形成不同开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阶传动为涡轮传动,所述第二阶传动为齿轮传动。
进一步,所述电机涡轮齿通过紧配方式压合在所述永磁直流电机上;所述传动齿定位轴通过紧配方式压合在所述传动齿定位孔内;所述基板通过胶水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电刷直接热熔在所述主动齿轮上;所述接插端子直接注塑在所述上壳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阀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轴上;所述外壳通过固定螺丝锁附在所述阀体上。
进一步,所述阀体上设有螺丝锁附机构,将所述阀轴的定位端插装在所述主动齿轮的配合孔内,并通过固定螺丝与所述螺丝锁附机构将所述机械部分与所述驱动部分锁固。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分还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对阀片的开度进行反馈。
进一步,所述位置传感器的电刷直接热熔在所述主动齿轮上,与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基板形成信号反馈系统。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面板,通过所述安装面板将所述外壳与外部设备固定。
进一步,所述安装面板上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采用固定装置将所述外壳与外部设备固定。
进一步,所述电动可调阀门的上端口连接汽车空调系统,下端口连接汽车电池组,通过所述阀片开度的大小,来调节进入所述汽车电池组内部的空气流量。
进一步,所述电动调节阀门进一步在汽车电池自燃、爆炸的紧急状态时自动关闭并发出警报。
进一步,所述上端口和下端口中的任意一端或者两端设有汽车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速马(上海)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速马(上海)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氟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灰铸铁合金和含有所述灰铸铁合金的制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