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肢动作识别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7092.6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秦启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启力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肢 动作 识别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前肢,即手臂动作识别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常用肢体动作控制器进行一些动作操作或模拟,常用的肢体动作控制器包括按钮、键盘+鼠标和触控屏幕,为了进一步增加真实感和可操作性,体感控制器必将成为未来控制器发展的主流趋势,现有的体感控制器大都采用光学技术得以实现,然而,光学体感控制器需在静止且固定的条件下方可使用,在静止且固定的条件下体感控制器的监控面积较小、应用范围较低,因而静止固定式的体感控制器会导致用户体验的满意度降低,且不利于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肢动作识别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感控制器需在静止固定的条件下方可使用,使得其监控面积较小,进而导致用户体验的满意度降低,且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前肢动作识别装置,包括电源,还包括与电源相连的微处理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显示装置和手势采集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内部集成有前臂动作采集传感器组。
为了便于使用,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第一软带固定于微处理器一侧,所述手势采集传感器通过第二软带固定于微处理器另一侧。
具体地说,所述显示装置通过安装于第一软带内的排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手势采集传感器通过安装于第二软带内的排线与微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软带与微处理器和手势采集传感器连接为一可供人体手腕穿戴的环状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麦克风和听筒。
作为优选,所述手势采集传感器采用广角式光学传感器;所述手势采集传感器为手部动作追踪传感器。
基于上述器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肢动作识别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手腕套入第二软带内,并开启电源;
(2)手势采集传感器和前臂动作采集传感器对人体臂部动作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至微处理器;
(3)微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动作数据进行转化与还原。
步骤(2)中,所述手势采集传感器和前臂动作采集传感器通过点与点间距离的变化、关节皱纹的变化及关节间的联动关系对人体臂部动作进行采集。
步骤(3)中,所述微处理器内存储有人体手臂操作习惯映射表,微处理器根据该映射表及接收到数据完成整条手臂的动作还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前肢动作识别装置的改造,使得其更易于穿戴,且采用广角式光学传感器使得其监控范围更广,进而有效实现对手臂,即前肢动作的追踪,能够充分满足人们需求,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发明中,微处理器通过对手势采集传感器和前臂动作采集传感器组采集到的动作数据进行接收和转换处理便可实现对整体手臂动作的监测,且在控制过程中无需接触显示装置,只需将第二软带套在手腕上便可,无需固定操作,使用更为灵活,有效提高了操作的可控性和随意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符合人们需求。
(3)本发明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符合实际需求,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微处理器,2-显示装置,3-第一软带,4-第二软带,5-手势采集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感控制器需在静止固定的条件下方可使用,使得其监控面积较小,进而导致用户体验的满意度降低,且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肢动作识别装置,包括:
电源:用于提供装置正常工作所需电能,本发明中选用内置电池;
微处理器:对手势采集传感器和前臂动作采集传感器组采集到的动作数据进行接收,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手部和前臂动作数据,进而实现对手臂动作的监测,其内存储有人体手臂操作习惯映射表;
显示装置: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画面显示;
手势采集传感器:对人体手部动作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至微处理器,本发明中选用手部动作追踪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启力,未经秦启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惰性瓷球外观质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