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帘子布织造装置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经纱施力方法及经纱张力调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4234.3 | 申请日: | 2013-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直幸;角谷和人;安宅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3D47/12 | 分类号: | D03D47/12;D03D51/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帘子布 织造 装置 经纱 张力 调整 施力 方法 | ||
1.一种帘子布织造装置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经纱施力方法,所述帘子布织造装置(1)用于织造包括帘织部分和平纹部分的帘子布织物,其包括:
经轴架装置(2),其供给经纱;
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其包括张力调节辊(10a、10b)和停经片装置(8),所述张力调节辊(10a、10b)用于使从所述经轴架装置(2)引出的多根经纱的张力均匀,所述停经片装置(8)相比所述张力调节辊(10a、10b)配置在经纱的上游侧,用于检测断经;以及
织机(4),其通过经所述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供给的经纱来织造帘子布织物,
所述经纱施力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帘子布织造装置(1)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包括:
施力辊(10a),其设置为在片状经纱的上侧位置的与经纱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
施力装置(11),其包括用于对所述施力辊(10a)作用拉下方向的施加力的流体压力缸(15),
在帘织部分的织造中,随着所述织机(4)停止,在从该停止时刻以后的第1时刻开始到所述织机(4)再起动为止的整个期间,通过使所述流体压力缸(15)进行动作,由流体压力缸(15)对所述施力辊(10a)作用所述施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子布织造装置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经纱施力方法,其特征在于,
直到所述织机(4)再起动后的第2时刻为止,使所述流体压力缸(15)持续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帘子布织造装置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的经纱施力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施力辊(10a)随着从所述第1时刻开始的所述流体压力缸(15)的动作而朝下方变位的过程中,以使所述施力辊(10a)的变位速度向减慢方向变化的方式调整所述流体压力缸(15)的动作。
4.一种帘子布织造装置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所述帘子布织造装置(1)用于织造包括帘织部分和平纹部分的帘子布织物,其包括:
经轴架装置(2),其供给经纱;
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其包括张力调节辊(10a、10b)和停经片装置(8),所述张力调节辊(10a、10b)用于使从所述经轴架装置(2)引出的多根经纱的张力均匀,所述停经片装置(8)相比所述张力调节辊(10a、10b)配置在经纱的上游侧,用于检测断经;以及
织机(4),其通过经所述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供给的经纱来织造帘子布织物,
所述帘子布织造装置(1)的经纱张力调整装置(3)的特征在于,包括:
施力辊(10a),其设置为在片状经纱的上侧位置的与经纱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施力装置(11),其与所述施力辊(10a)连接,包括用于对所述施力辊(10a)作用拉下方向的施加力的流体压力缸(15);以及
动作传递机构(12),其与所述施力辊(10a)和所述流体压力缸(15)连接,将作用在所述流体压力缸(15)的流体压力所产生的力作为施加力作用在所述施力辊(10a)上,所述动作传递机构(12)包括一对第1杠杆(16)和一对第2杠杆(18),所述一对第1杠杆(16)的一端以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施力辊(10a)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对第2杠杆(18)的一端经由支承在一对框架(6)上的第2轴(19)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框架(6)上,且另一端经由第1轴(17)以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一对第1杠杆(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其中,所述第1轴(17)的轴心位于除了连接所述第2轴(19)的轴心和所述施力辊(10a)的轴心的直线上以外的位置,
所述施力装置(11)设置为:所述流体压力缸(15)通过其动作,对所述第2杠杆(18)作用绕所述第2轴(19)的轴线转动的力,
随着所述流体压力缸(15)的动作,所述第2杠杆(弼)绕所述轴线转动,由此经由所述第1杠杆(16)对所述施力辊(10a)作用所述施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2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翻转机构的气动缓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