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2517.4 | 申请日: | 201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岳小龙;王文虎;宫维军;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顾地塑胶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C08L23/14;C08J3/22;B29C4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5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抗阻光 复合 管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由三层共挤制得:外层混合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P-R原料100份、抗氧、抗紫外线剂母料4.5~5.5份、成核剂母料4~4.5份、白色母料2~3份;中层混合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P-R原料100份、灰色母料2~3份、成核剂母料2~2.5份;内层混合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PP-R 100份、纳米银离子复合二氧化钛抗菌母料2份、白色母料2~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于管材是三复合的,三层厚度之比是:内层比中层、中层比外层的之比为0.6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表面具有色标线,其色标线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P-R原料10份、蓝(红)色母0.4~0.5份,色标线用量占三抗阻光复合管材用量为常规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P-R为丙烯、乙烯共聚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母粒由载体、分散剂、颜料组成,所述载体为PP-R材料;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稀蜡,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炭黑、酞菁蓝、耐晒大红、大分子红、等常规颜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母料为纳米银离子复合二氧化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剂为UV531和UV-P。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抗氧剂10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光剂为钛白粉和碳黑组成的灰色色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常规聚丙烯(PP)成核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的混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油为液体石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混炼造粒机机筒温度为120~190℃,模头温度为200~220℃,螺杆转速为80~95rpm,扭矩为45~60%,熔体温度为180~200℃,熔体压力为135~170Kpa。
13.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抗氧、抗紫外线剂母料:PP-R原料200kg、白油200~300ml、抗氧剂168为6kg、抗氧剂1010为4kg、抗紫外线剂UV-531为5kg、UV-P为4kg;
制备成核剂母料:PP-R原料200kg、白油100~200ml、成核剂DBS为12.5kg;
制备管材:外层混合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P-R原料100份、抗氧、抗紫外线剂母料4.5~5.5份、成核剂母料4~4.5份、白色母料2~3份;中层混合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P-R原料100份、灰色母料2~3份、成核剂母料4~4.5份;内层混合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PP-R 100份、纳米银离子复合二氧化钛抗菌母料2份、白色母料2~2.5份;
以上原辅料精准称量后,分别加入到各自的混料干燥机,在80~85℃下,烘干60~90min,然后加入到各自的挤出机中;所述挤出机分别是内层、中层和外层的挤出机SJ45/33、SJ50/33和SJ65/33单螺杆挤出机;
混料时严防杂质混入料斗;
出料口安装磁力架,除去原料中得铁屑;造粒装入装过PP-R原料的包装袋中,封好口,标明品种,备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三抗阻光复合管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抗阻光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安装时此管材的融化温度比普通PP-R管材高5℃左右,热熔连接时,用手施加压力2~5min,然后应自然冷却,避免用水急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顾地塑胶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顾地塑胶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5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