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2452.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5/48 | 分类号: | B61F5/48;B60L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宋合成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中曲线线路较多,其中轨道曲线半径在数百米以下的急曲线线路占很大的比例。传统铁道车辆的行驶系统中一般采用固结轮对转向架,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严重影响到城市轨道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
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实现了左右车轮的解耦,相比于传统的固结轮对,在减少钢轨磨耗、提高曲线通过性能等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独立旋转车轮缺少了纵向蠕滑力矩的导向作用,使得传统轮对原有的自动复位和曲线导向功能在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上不复存在,而起主导作用的重力回复力形成的力矩使系统在横摆方向上不稳定,无法实现自导向功能。
但是,传统独立旋转车轮结构复杂,控制繁琐,且曲线通过能力一般,铁轨磨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前转向架,前转向架设在车体下方,前转向架的左侧设有左前车轮且右侧设有右前车轮,左前车轮与右前车轮彼此独立旋转;后转向架,后转向架设在车体的下方,后转向架的左侧设有左后车轮且右侧设有右后车轮,左后车轮与右后车轮彼此独立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相连;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相连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输出转速,以便后转向架经过某一位置时左后车轮与右后车轮的转速差与前转向架经过同一位置时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的转速差一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彼此可独立旋转的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以及右前车轮和右后车轮,实现了对左前车轮与右前车轮以及左后车轮与右后车轮在旋转方向上的解耦,使其具有更大的旋转自由度,可以减少车轮和钢轨的磨耗,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的输出转速,实现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经过曲线钢轨的某一位置时的转速差与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经过该曲线钢轨的相同位置时的转速差相同,从而大大提高了轨道车 辆的曲线通过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装置包括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驱动装置与左后车轮相连,右驱动装置与右后车轮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均为驱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测速装置,测速装置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测量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测速装置包括左测速装置和右测速装置,左测速装置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测量左前车轮的转速,右测速装置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测量右前车轮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左测速装置和右测速装置均为转速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中的每一个的踏面的径向尺寸构造成从内向外逐渐增加,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中的每一个的踏面的径向尺寸构造成从内向外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列表:
1、前转向架;2、后转向架;31、左前车轮;32、右前车轮;41、左后车轮;42、右后车轮;5、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