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含油污泥生产的烧结膨胀型轻质陶粒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6415.1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桓宇;古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桓宇 |
主分类号: | C04B18/30 | 分类号: | 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生产 烧结 膨胀 型轻质 陶粒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含油污泥生产的烧结膨胀型轻质陶粒,具体地说它是以含油污泥、建筑废渣土、废弃节能灯废渣、锅炉废渣、木材加工废渣,经过破碎、分选、粉碎、再经干燥磨粉分选后的粉料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膨胀型轻质陶粒,属废物处理领域。
本发明还涉及该烧结膨胀型轻质陶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粒是一种陶质的轻型颗粒。其外观呈园形或椭园形球体,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呈不规则碎石状。陶粒的形状因工艺不同而各异,它的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外壳,外壳呈陶质或釉质,具有隔水保气作用,并且赋予陶粒较高的强度。陶粒的粒径一般为5~20mm,最大粒径为25mm。由于内部多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由于我国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水平。陶粒一般用来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和卵石。传统陶粒和陶砂均是以黏土作为原料经烧结而制成的,需要大量开采优质黏土和破坏耕地及自然环境,大大加重了环境负担,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含油污泥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替代黏土生产膨胀型轻质陶粒和陶砂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产品。
含油污泥是炼油厂的工业废水、石油机械加工产生的电镀废水和其他含油废水,经过浮选、过滤、絮凝、化学等方法处理后产生的活性污泥和原油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及原油油罐底泥的含油污泥等组合,这些污泥本身的成分比较复杂,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30%,含水率在5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油罐底泥和隔油池底泥,其中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污水处理药剂,含有的苯系物、酚类、蒽类等物质,并伴随恶臭和毒性,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污泥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与油、水形成非常稳定的乳化体系,粘度较大难以沉降,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填埋,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的土壤、水体、空汽都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其中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铜、铬、砷、汞、镉、铅、镍、锌等,病原菌、寄生虫卵、有机污染物及臭气将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一大公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处理技术,目前我国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填埋方法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妥善科学地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使其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环境界的科技人员广泛关注的一大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含油污泥、建筑废渣土、废弃节能灯废渣、锅炉废渣和木材加工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含油污泥烧结膨胀型轻质陶粒,从而解决了含油污泥、建筑废渣土、废弃节能灯废渣、锅炉废渣和木材加工废渣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又解决了含油污泥、建筑废渣土、废弃节能灯废渣、锅炉废渣和木材加工废渣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益,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良性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含油污泥烧结膨胀型轻质陶粒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現的;
一种用含油污泥生产的烧结膨胀型轻质陶粒,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含油污泥粉料 43~58份
建筑废渣土粉料 20~30份
废弃节能灯废渣粉料 12~20份
锅炉废渣粉料 8~18份
木材加工废渣粉料 8~18份
氧化钙 6~14份
硫酸钙 3~6份
羧甲基纤维素 0.02~0.05份
碳酸钙 3~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桓宇,未经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桓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6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鸟笼式闭合磁力线重力场干扰装置
- 下一篇:苦荞藜麦奶茶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