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并联摆动海浪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5927.6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翔;陈康;郑茂琦;陈伟聪;高峰;王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并联 摆动 海浪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浪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维并联摆动海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将海浪冲击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扇形水槽海浪发电装置(中国专利号2L.200920002647.X)存在下列问题:1,扇形水槽坐落在岸边,海浪运动到岸边到达该发电装置时已损失很多能量,发电效率低。2.扇形水糟是浇注在岸基上的,因此在扇形水槽浇注的过程,在收到地形的限制与涨落潮影响下,浇注难度及工程量相当大。
考察现有的摆动式海浪发电装置,使用新型专利摆动式海浪发电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587628.3)利用海浪冲击摆动板,通过摆动轴上的齿轮传递给主轴上的飞轮,并带动主轴单项转动。主轴最后将运动传递给发电机实现发电的,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海浪冲击摆动板时,摆动轴总会遭受冲击,这种刚性冲击周而复始,影响了摆动轴寿命。2,只有当海浪方向垂直于摆动板时,该装置才能有效的发电,而海浪方向是随机的,故海浪利用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维并联摆动海浪发电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维并联摆动海浪发电装置,包括浮箱以及设置在浮箱内部的顶盖、三自由度运动副、摆动杆、弹簧、肋板、上平台、六并联液压缸、下平台、混合油箱、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其中,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浮箱顶壁上,所述三自由度运动副的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三自由度运动副的另一端与摆动杆啮合,所述摆动杆的一端穿过浮箱顶壁固连在外界装置上,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肋板的支撑固定在上平台上,所述弹簧固连在摆动杆的轴肩上,所述六并联液压缸设置在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六并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上平台铰接,六并联液压缸的缸体与下平台铰接,所述下平台固定在混合油箱上,所述混合油箱与浮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油箱通过分流管和回流管与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发电机连接在液压马达上,所述发电机与液压马达均安装在浮箱的底面上,所述蓄能器与液压马达相连。
优选地,所述浮箱内部的顶壁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用于与顶盖螺钉连接;所述浮箱内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用于与所述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的底座装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自由度运动副包括U形副和花键孔柱副,其中:
U形副包括两个转动副和一个U副,所述U副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固定在顶盖上,所述外环与内环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且内环绕着两个转动副转动,从而实现绕x轴和绕y轴的二维转动;U副能确保装置吸收左右摆动的海浪能量;
花键孔柱副的一端与内环相连,花键孔柱副的另一端与摆动杆啮合,从而实现沿z轴方向的移动;花键孔柱副能够确保装置吸收竖直方向上的海浪能量。
优选地,所述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通过SPS(spherical-prismatic-spherical,即两端成球铰中间为一个移动副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上平台与下平台上均设有六个球铰,所述上平台的六个球铰分成三组,每组两个,组内的两个球铰对应的圆心角为30度,所述下平台的六个球铰分成三组,每组两个,组内的两个球铰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上平台的六个球铰与六并联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下平台的六个球铰与六并联液压缸的缸体铰接。
优选地,所述六并联液压缸包括6个并联工作的液压缸,其中,每一个液压缸均包括:活塞杆、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上的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所述活塞杆与上平台铰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第一进油口处,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第二进油口处,所述第三单向阀安装在第一出油口处,所述第四单向阀安装在第二出油口处,所述缸体与下平台铰接。
优选地,所述混合油箱的底部设有突檐,所述突檐用于与浮箱底面螺钉连接;所述混合油箱包括集油箱与回油箱,所述集油箱与分流管相连,所述回油箱设置在集油箱的外侧并与回流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集油箱设有第三进油口、第四进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其中第三进油口和第四进油口分别与六并联液压缸相连,所述第三出油口与分流管相连;所述回流箱设有第四出油口、第五出油口以及第六进油口,所述第四出油口和第五出油口分别与六并联液压缸相连,所述第六进油口与回流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