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载体上形成累积式互连结构用于在中间阶段的测试的半导体装置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65525.6 申请日: 2013-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3681397B 公开(公告)日: 2018-09-04
发明(设计)人: 林耀剑;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 新科金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66 分类号: H01L21/66;H01L21/60;H01L23/488;H01L23/54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杜娟娟;王忠忠
地址: 新加坡*** 国省代码: 新加坡;SG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互连结构 半导体装置 竖直 半导体小片 密封剂 中间阶段 累积式 测试 凸起 绝缘层 玻璃丝网 电性连接 玻璃布 离散型 嵌入的 钉头 沉积 去除 纤维
【说明书】:

在载体上形成累积式互连结构用于在中间阶段的测试的半导体装置及方法。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形成于载体上的第一互连结构。在测试第一互连结构为已知良好之后,将半导体小片设置在第一互连结构上。半导体小片为已知良好小片。在第一互连结构上形成诸如凸起或钉头凸起的竖直互连结构。离散型半导体装置设置在第一互连结构或第二互连结构上。密封剂沉积于半导体小片、第一互连结构和竖直互连结构上。密封剂的一部分被去除,以露出竖直互连结构。第二互连结构形成于密封剂上且电性连接于竖直互连结构。第一互连结构或第二互连结构包括具有嵌入的玻璃布、玻璃丝网、填料或纤维的绝缘层。

主张国内优先权

本申请主张2012年9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701,366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涉及序列号(TBD)、代理人卷号为2515.0408、名称为“Semiconductor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Dual-Sided Interconnect Structures in Fo-WLCSP”的美国专利申请。本申请还涉及序列号(TBD)、代理人卷号为2515.0427、名称为“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Dual-Sided InterconnectStructures in Fo-WLCSP”的美国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半导体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载体上形成累积式(build-up)互连结构以用于中间阶段的测试的半导体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装置常用于现代的电子产品。半导体装置在电子部件的数量和密度上不同。离散型半导体装置通常含有一种类型的电子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小信号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以及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集成式半导体装置一般含有数百个至数百万个电子部件。集成式半导体装置的示例包括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电荷耦合装置(CCD)、太阳能电池、以及数字微镜装置(DMD)。

半导体装置执行广泛的功能,例如信号处理、高速计算、发送和接收电磁信号、控制电子装置、将太阳光转化成电力、以及产生用于电视显示的视觉投影。半导体装置在娱乐、通信、功率转换、网络、计算机和消费产品等领域中使用。半导体装置也在军事应用、航空、汽车、工业控制器和办公设备中使用。

半导体装置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特性。半导体材料的结构允许通过施加电场或基电流或通过掺杂处理来操控其导电性。掺杂将杂质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以操控和控制半导体装置的导电性。

半导体装置包含有源电子结构和无源电子结构。包括双极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有源结构控制电流的流动。通过改变掺杂水平以及对电场或基极电流的施加水平,晶体管或促进或限制电流的流动。包括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无源结构形成执行多种电子功能所需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有源结构和无源结构电性连接以形成电路,所述电路使得半导体装置能够执行高速操作和其它有用的功能。

半导体装置通常使用两个复合制造工艺来制造,即前端制造和后端制造,前端制造和后端制造各自可能涉及数百个步骤。前端制造涉及在半导体晶圆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小片。每个半导体小片一般是相同的并且包含通过将有源部件与无源部件电性连接而形成的电路。后端制造涉及从完成的晶圆上分割出各个半导体小片并且对小片进行封装以提供结构支承支承和环境隔离。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半导体小片”指的是词语的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因而据此可指的是单个半导体装置和多个半导体装置两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科金朋有限公司,未经新科金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