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馅油条果子及其制作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5346.2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和胜 |
主分类号: | A21D13/08 | 分类号: | A21D13/0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刘文生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条 果子 及其 制作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馅油条果子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不仅要求吃的饱、吃的香,而且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人们总感到食品种类较少,特别是可供人们选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就更是较少了。一般人们都爱吃点油条(果子),长期吃这种传统的老式油条(果子)不带馅不仅口感单一,而且对人体来讲极易缺乏营养。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食品,能给人们带来健康的营养食品供人们选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仅适用于各类人群,而且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口味的需要,具有口感好,色、香、味及营养均佳的带馅油条果子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带馅油条果子,该油条果子由馅料和皮料组成,馅料和皮料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面粉900~1100份,精盐1~3份,棉白糖1~4份,膨松剂11~16份,水580~630份,馅料适量;
所述的馅料为豆沙馅、枣泥馅、虾酥糖馅、炼乳、白糖、火腿肠、去核切瓣的阿胶枣以及腊肉肠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馅料和皮料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面粉1000份,精盐2份,棉白糖3份,膨松剂14份,水600份,馅料适量。
所述的面粉为特制精粉。
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馅油条果子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皮料的和制:按上述原料的配方配比选择面粉、精盐、棉白糖以及膨松剂混合均匀后,加水和成面团,再用保鲜膜覆盖醒发,常温(20~25℃)下放置2~4小时待用;
(2)、带馅油条果子的制作:将步骤(1)醒发待用的面团切成条后,用手拉出长17~35厘米、宽3.5~4.5厘米、厚0.3~0.6厘米的面坯两条,将备好的馅料均匀铺在其中一条所述的面坯上,再将另一条面坯盖于馅料上,将对好的上下面坯的四边压紧压好,最后用切刀将四边切齐待用;
(3)、带馅油条果子的炸制:将豆油放于炸锅内,烧至油温130~180℃将步骤(2)待用料放入炸锅内并来回翻转,待表皮金黄捞出,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油条果子原料丰富、制作简单,解决了传统油条营养贫乏,品种单一无馅的不足。而且无铝无明矾,科学营养,益于消化,不仅适用于各类人群,而且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口味的需要,具有口感好,色、香、味及营养均佳的带馅油条果子,最大限度的满足了食用者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的实施例所限制,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另外,以不违背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带馅油条果子,该油条果子由豆沙馅料和皮料组成,所述的豆沙馅料和皮料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特制精粉面粉1000克,精盐3克,棉白糖4克,膨松剂15克,水600克,豆沙馅料适量,且加入馅料的厚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
制作所述的带馅油条果子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皮料的和制:按上述原料的配方配比选择面粉、精盐、棉白糖以及膨松剂混合均匀后,加水和成面团,再用保鲜膜覆盖醒发,常温(20~25℃)下放置2~4小时待用;
(2)、带馅油条果子的制作:将步骤(1)醒发待用的面团切成条后,用手拉出长17~35厘米、宽3.5~4.5厘米、厚0.3~0.6厘米的面坯两条,将备好的馅料均匀铺在其中一条所述的面坯上,且确保豆沙馅料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面坯,再将另一条面坯盖于馅料上,将对好的上下面坯的四边压紧压好,最后用切刀将四边切齐待用;
(3)、带馅油条果子的炸制:将豆油放于炸锅内,烧至油温130~180℃将步骤(2)待用料放入炸锅内并来回翻转,待表皮金黄捞出,即为成品。
实施例2
带馅油条果子,该油条果子由枣泥馅料和皮料组成,所述的枣泥馅料和皮料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特制精粉900克,精盐1克,棉白糖1克,膨松剂12克,水600克,枣泥馅料适量,且加入馅料的厚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其它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和胜,未经王和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智能提示护理装置
- 下一篇:避免眼疲劳的仿生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