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羟基喜树碱-丁二酸与腺病毒结合物及制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392.9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陈文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6 | 分类号: | A61K35/76;A61K31/47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羟基 喜树碱 丁二酸 病毒 结合 制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0-羟基喜树碱-丁二酸与腺病毒的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喜树碱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碱,是美国化学家Wall等1966年首次从中国引种的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树杆中提取得到。但是天然喜树碱水溶性极差,因此早期临床使用喜树碱的水溶性羧酸钠盐。遗憾的是喜树碱制成羧酸钠盐后抗癌活性锐减,活性只有喜树碱本身的10-20%,研究表明内酯环的稳定性是喜树碱保持活性的重要指标。目前,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和贝洛替康已经获得批准上市用于临床治疗,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修饰A/B环提高药物的水溶性,还有系列的衍生物正处于临床实验,但是该类药物还有诸如呕吐、腹泻、骨髓抑制以及出血性膀胱炎等严重的副作用,后来经过化学修饰的衍生物也具有类似的毒副作用。
为了提高喜树碱的水溶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其内酯环在体内的保留时间延长及增加生理活性,使抗肿瘤活性得以提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高效低毒的喜树碱衍生物,研究发现对喜树碱不同位置的修饰可得到不同活性的喜树碱衍生物,喜树碱的内酯环是其抗肿瘤活性的关键部位。E环的结构对抗肿瘤活性非常重要,其改造和修饰也很丰富,主要是围绕20位内酯环和羟基。而天然喜树碱的内酯环是不稳定的,因为20位羟基会与酯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加速喜树碱E环内酯环开环。对羟基的改造主要是使其形成酯键,因其空间位阻的作用或基团对电子排布的影响,减弱了分子内氢键的影响,提高酯键的稳定性。
肿瘤病人重复服用喜树碱衍生物能导致产生耐药性,这也影响其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喜树碱类药物的前体药物,以克服这些喜树碱类药物缺点。现在已经有许多高分子修饰的喜树碱前体药物的报道,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如聚乙二醇,右旋糖酐,甘氨酸类等,这类化学修饰都能有效的提高喜树碱内酯的稳定性和水溶性,从而增加其抗肿瘤活性,减少毒副作用。更具备缓控释及肿瘤靶向功能。
近期,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 vector,Ad)作为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材料和医药领域快速地发展,主要是因为Ad载体衣壳蛋白有良好的结构特征,适于被改造为‘smart’nanodevices,不仅仅携带目的基因还能作为药物,抗体,多肽和影像造影剂等多种大分子的载体。Ad纳米级的衣壳蛋白表面可作为释药系统,几乎适于携带任何一种治疗药物或是影像造影剂,例如无机分子,生物和放射性化合物,并可以靶向治疗位点。许多研究已证明用配体修饰Ad衣壳蛋白可改变Ad的趋向性,提高靶向性。
腺病毒是一种无被膜的二十面体的病毒,约有50余种血清型,目前的研究比较集中在血清型2和血清型5上。Ad衣壳蛋白上拥有~1800个自由赖氨酸,主要分布在五邻体,六邻体和纤维蛋白上。这些自由的赖氨酸为共价偶联一些大分提供了许多活性位点,如聚合物,多糖,生物素,荧光基团,金属纳米颗粒和量子点等。与用基因工程修饰Ad衣壳蛋白,化学修饰方法更加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不仅可改变Ad载体的趋向性,还可改变其理化性质和代谢动力学如粒径,ζ-电位的改变以及在血液中的清除率。因此,采用化学法修饰Ad,其理化性质和代谢动力学的改变是评价新载体性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有研究发现,将喜树碱类药物与腺病毒载体的混合使用会增加腺病毒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将羟基喜树与腺病毒介导的HSV-TK 基因系统碱混合使用后发现这种方法能增强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膀胱癌的杀伤作用,能够良好地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的凋亡杀伤作用。也有研究也发现将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的bcl-Xs与羟基喜树碱联合使用后会对卵巢癌细胞产生协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对肿瘤杀伤力的10-羟基喜树碱-丁二酸与腺病毒的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10-羟基喜树碱-丁二酸与腺病毒的结合物,该结合物为HCPT-SA-Ad,HCPT是10-羟基喜树碱,SA 是丁二酸;Ad 是腺病毒;10-羟基喜树碱与丁二酸通过酯键相连接,丁二酸与腺病毒通过酰胺键连接;
所述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式为:
。
作为本发明的10-羟基喜树碱-丁二酸与腺病毒的结合物的改进:腺病毒为C亚型血清型腺病毒,C亚型血清型腺病毒为Ad2型血清型腺病毒或者为Ad5型血清型腺病毒。
作为本发明的10-羟基喜树碱-丁二酸与腺病毒的结合物的进一步改进:
该结合物的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