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氧化铝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62168.8 | 申请日: | 2013-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熊叔曾;张志勇;方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任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氧化铝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氧化铝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生产出的氧化铝主要应用于LED荧光粉、PDP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以及电子材料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LED荧光粉、PDP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以及电子材料等领域的高纯氧化铝主要以胆碱水解法、金属铝水解法、硫酸铝铵法,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氧化铝的形貌主要是片状、针状、絮状,用上述粉体生产的荧光粉形貌差、亮度低、分散性不好易团聚,做成灯具后光通量小、光衰快,且上述方法成本高,对环境污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高纯氧化铝的生产方法,该高纯氧化铝的生产方法生产出的氧化铝小粒度、高分散、分布窄,晶型结构为球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纯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氢氧化铝和片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2)提纯偏铝酸钠溶液,除去偏铝酸钠溶液中的杂质离子;3)稀释;4)加入高分子分散剂;5)加热搅拌,通入CO2气体;6)洗涤氢氧化铝,去除氢氧化铝中的游离钠离子;7)水热反应;8)干燥,煅烧。
作为优选,所述氢氧化铝和片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的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铝、片碱分子比=1.4-1.6,温度为140-150℃,反应时间2h。
作为优选,所述提纯方法为:采用脱硅剂进行两段深度脱硅,采用细小氢氧化铝为种分晶种,种分分解率控制在4-6%,然后过滤以去除铝酸钠溶液中的铁、钙、铜等金属离子。
作为优选,所述稀释为将偏铝酸钠溶液稀释到50-80g/L。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分散剂为丙烯酸酯和/或马来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分散剂加入量为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含量的为1-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CO2流量为0.8- 1.2t/h,温度60-80℃,搅拌转速400-600r/min,反应时间为200-300min,分解终点控制在80%-9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洗涤后Na2O≤0.2%。
作为优选,所述水热反应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时加入除钠剂,反应条件为温度为120-130度,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为6-8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8)干燥前Na2O≤0.002%;煅烧前水分≤3%,煅烧在高温电窑中煅烧,煅烧温度1000-120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保护的生产方法生产的高纯氧化铝形貌为球形,粒度分布好、分散性好,生产出荧光粉形貌为球形、亮度高,光衰小,涂覆性能佳。
名词解释
两段深度脱硅法-指用铝酸钙进行加压脱硅后加入氢氧化钙进行常压深度脱硅。
本发明中,如无特别说明,%指质量百分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纯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氢氧化铝、片碱、按照分子比=1.5±0.1进行配比,加入纯水,温度为145±5℃,反应时间2h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具体反应方程式为:
Al(OH)3 + Na OH=Na AlO2+H2O。
2、采用脱硅剂铝酸钙和氢氧化钙进行两段深度脱硅,采用细小氢氧化铝为种分晶种,种分分解率控制在4-6%,然后过滤以去除铝酸钠溶液中的铁、钙、铜等金属离子。
3、稀释偏铝酸钠溶液到50-80g/L。
4、向稀释后的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高分子分散剂丙烯酸酯、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加入量为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含量的为1-5%。
5、快速通入CO2气体,CO2流量为0.8-1.2t/h,温度60-80℃,搅拌转速400-600r/min,时间为200-300min,得到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
NaAlO2 + CO2 + H20 = Al(OH)3↓ + Na2CO3
分解率控制在80%-95%。
6、洗涤氢氧化铝,去除氢氧化铝中的游离钠离子,洗涤至Na2O≤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任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任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