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线圈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56890.0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聃;孙伟;张从鹏;董秀莲;刘宝;刁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G01R19/0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晓亚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无线 电能 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线圈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发射端检测是否有接收端放入到供电区域,如果有,继续步骤b;
b.采用轮询扫描模式定位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谐振单元;
c.判断所述接收端是否为合法,如果是,继续步骤d,否则,所述谐振单元不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
d.通过开关电路将所述谐振单元接入逆变电路,逆变电路根据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调整总的输出功率,所述谐振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
其中,发射端的全部谐振单元共用一个逆变电路,每个谐振单元的结构和参数值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轮询扫描模式定位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谐振单元具体为:
对每个谐振单元的电压或电流进行采样,根据电压或电流的状态值变化判断出所述接收端位于对应的谐振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接收端是否为合法,如果是,继续步骤d,具体为:
在预定的时间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ID信号,且发射端识别出所述ID信号中的ID为合法ID,则继续步骤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根据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调整总的输出功率具体为:
逆变电路获取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从预先设置的谐振单元数量与输出功率的匹配表中,找到匹配的输出功率,把总的输出功率调整为该匹配的输出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根据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调整总的输出功率包括:
逆变电路检测谐振单元或逆变电路的电压或电流,并与参考值比较,根据比较的差值来调整总的输出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之后,还包括:
接收端发送的ID信号中断,发射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之后,还包括:
接收端发送的电能传输结束信息,发射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如果发射端的全部谐振单元均没有工作,则系统转入待机状态。
8.一种多线圈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端检测单元,用于发射端检测是否有接收端放入到供电区域,如果有,执行轮询扫描单元;
轮询扫描单元,用于采用轮询扫描模式定位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谐振单元;
接收端合法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收端是否为合法,如果是,进入电能传输单元,否则,所述谐振单元不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
电能传输单元,用于通过开关电路将所述谐振单元接入逆变电路,逆变电路根据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调整总的输出功率,所述谐振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
其中,发射端的全部谐振单元共用一个逆变电路,每个谐振单元的结构和参数值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轮询扫描模式定位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谐振单元具体为:对每个谐振单元的电压或电流进行采样,根据电压或电流的状态值变化判断出所述接收端位于对应的谐振单元;
所述判断所述接收端是否为合法,如果是,进入电能传输单元具体为:在预定的时间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ID信号,且发射端识别出所述ID信号中的ID为合法ID,则进入电能传输单元;
所述逆变电路根据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调整总的输出功率具体为:逆变电路获取当前接入的谐振单元数量,从预先设置的谐振单元数量与输出功率的匹配表中,找到匹配的输出功率,把总的输出功率调整为该匹配的输出功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ID信号中断单元,用于在电能传输单元在所述谐振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之后接收端发送的ID信号中断,发射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待机转入单元,用于电能传输单元在所述谐振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之后,接收端发送的电能传输结束信息,发射端停止向所述接收端传输电能;如果发射端的全部谐振单元均没有工作,则系统转入待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未经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68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