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生阴极保护的Ag2S/TiO2复合膜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4565.0 申请日: 2013-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3205760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发明(设计)人: 杜荣归;徐璐;朱燕峰;张娟;林昌健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23F13/08 分类号: C23F13/08;C25D11/26;B05D1/18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阴极保护 ag sub tio 复合 阳极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膜光阳极,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生阴极保护的Ag2S/TiO2复合膜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光电化学性质的半导体,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生物材料等方面。上世纪90年代Yuan等在Cu基体上制备TiO2涂层,在光照条件下发现TiO2/Cu的电极电位降低,说明TiO2涂层对Cu基体有光生阴极保护作用(Yuan J N,Tsujikawa S,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sol-gel-derived TiO2coatings and their photoeffects on copper substrates[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5,142(10):3444-3450)。随后,Fujishima研究组和Tsujikawa研究组分别报道了在304不锈钢和碳钢表面涂覆纳米TiO2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对金属基体有光生阴极保护作用(Ohko Y,Saitoh S,et al.,Photoelectrochemical Anticorrosion and Self-Cleaning Effects of a TiO2Coating for Type 304 Stainless Steel[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1,148(1):B24-B28;Fujisawa R,Tsujikawa S,Photo-protection of 304 stainless steel with TiO2coating[J].Materials Science Forum,1995,(185-188):1075-1081;Huang J,Shinohara T,et al.,Protection of carbon steel from atmospheric corrosion by TiO2coating[J].Zairyo to Kankyo,1999,48(9):575-582),使腐蚀研究者看到了开发新的防腐蚀技术的希望。根据上述的研究,如果把光照下的TiO2薄膜通过导线与金属连接,其产生的光生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金属表面,使金属的电极电位降低,也可起到对金属阴极保护的作用。这样,TiO2薄膜光生阴极保护的作用就更有实用性。因此,TiO2薄膜的制备和在金属腐蚀控制中的应用引起了腐蚀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光生阴极保护作用的本质是将TiO2半导体中光照激发产生的电子导入被保护的金属中,使金属的电极电位降低,发生阴极极化,从而抑制金属的腐蚀。这种方法更加节约能源和环保,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二氧化钛是宽禁带的半导体(3.2eV),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87nm的紫外光,对于可见光不能进行有效地吸收,所以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还有,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光照后转为暗态时复合速度快,会使光生阴极保护作用难以维持。为了提高TiO2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使其吸收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可采取多种方法对其改性,如金属或者非金属掺杂、复合半导体或表面光敏化等。为保持暗态时TiO2膜的某些光电化学特性,有人采用不同能级的半导体(如SnO2或WO3等)作为电子储存材料与TiO2组成复合膜,使其在光照转为暗态时也能维持一定的特殊作用。

对TiO2进行改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复合窄禁带半导体,如CdS、CdSe和PbS,但这几种物质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不利于在某些环境中的应用。因此,研究和选择一些毒性较小、污染较小的替代品,作为TiO2复合膜的组分并提高其光电转化性能有重要意义。Ag2S是一种毒性低、禁带宽度(Eg=1.0eV)小的半导体,可实现全谱范围吸收,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如应用于制备TiO2复合膜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光电转化性能,作为光阳极的复合膜可能产生优良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