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菌灵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52787.9 | 申请日: | 201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白有银;宫炜;高金胜;温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7/04 | 分类号: | C07D417/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艳萍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噻菌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菌灵为广谱高效杀菌剂,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广泛将它用作水果等食品的防腐保鲜剂,除此之外,噻菌灵还可用于木材防腐、皮革防霉以及防霉涂料等。现有技术中,有文献报导以噻唑衍生物为中间体与苯胺及其衍生物缩合得到。在这些合成路线中有的路线较长,有的工艺流程复杂,有的需要的原料昂贵,收率低、成本高。
[U.S Patent3347908]报道以噻唑衍生物为原料,而合成噻唑衍生物又比较困难,收率低,成本高。
[U.S Patent5310924]报道采用EDTA,氮气保护,反应温度在103-104℃回流,条件苛刻,增加成本,还影响反应收率。
Vanga Malla Reddy报道用K2Cr2O7氧化,碘关环,对环境污染严重,碘用量较大,收率低,不利于工业大规模的生产。
[CN1121516A]报道丙酮酸经溴取代得到溴代丙酮酸,再加多聚磷酸,220-230℃条件下缩合反应,此法不足之处在于丙酮酸原料合成比较困难,价格比较昂贵,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噻菌灵的制备方法原料成本高、合成路线长、收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噻菌灵的制备方法。
噻菌灵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合成2-(α-羟乙基)苯并咪唑:
在20-30℃的条件下,将邻苯二胺与乳酸在稀盐酸中进行缩合反应升温回流10小时,冷却后用氨水调节混合物的pH值大于7,析出固体,冷却到20℃以下,过滤,用水洗涤滤渣,干燥,得到2-(α-羟乙基)苯并咪唑;
二、合成2-乙酰基苯并咪唑:
在丙酮中依次加入2-(α-羟乙基)苯并咪唑、水、硫酸镁,然后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滴加浓硫酸,升温到40℃-5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然后在45-55℃反应1小时,冷却至20℃以下,过滤,冲洗,滤液浓缩,回收丙酮,固体水洗后过滤,得2-乙酰基苯并咪唑;
三、合成2-(1,1-二氯乙酰基)苯并咪唑:
用冰乙酸做溶剂,加入2-乙酰基苯并咪唑,加入三氯化铝,升温到65-70℃,通入氯气,反应4小时,停止通氯气,在70℃继续反应30分钟,冷却,过滤,母液回收套用,再将固体干燥,得到2-(1,1-二氯乙酰基)苯并咪唑;
四、合成噻菌灵:
用无水乙二醇二甲醚做溶剂、在20-30℃的条件下加入硫代甲酰胺,分批加入五硫化二磷,控制温度小于35℃,加毕,升温至45-50℃反应2-4小时,冷却过滤,得到硫代甲酰胺的乙二醇二甲醚溶液,加入步骤三得到的2-(1,1-二氯乙酰基)苯并咪唑,室温下搅拌30分钟,升温至50-55℃,搅拌反应5小时,反应完毕蒸馏回收溶剂,即得噻菌灵;
步骤一所述邻苯二胺与乳酸的摩尔比为1∶1.05;
步骤一所述邻苯二胺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55-108)∶(300-500);
步骤二中所述浓硫酸的加入量为混合溶液重量的5%;
步骤二中2-(α-羟乙基)苯并咪唑、水、硫酸镁与丙酮的质量比为(80-161)∶(50-100)∶(50-100)∶(350-1000);
步骤二中高锰酸钾与丙酮的质量比为(90-186)∶(350-1000);
步骤三中所述2-乙酰基苯并咪唑与氯气摩尔比为1∶2;
步骤三中所述冰乙酸、2-乙酰基苯并咪唑与三氯化铝的质量比为(300g-1200)∶(65-160)∶(2-5);
步骤四中所述无水乙二醇二甲醚、五硫化二磷与硫代甲酰胺的质量比为(300-700)∶(110-185)∶(105-180);
步骤四中2-(1,1-二氯乙酰基)苯并咪唑与硫代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5。
本发明制备噻菌灵的方法原料成本低,合成路线简单,不使用催化剂,溶剂回收套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高(收率可达87%),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噻菌灵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合成2-(α-羟乙基)苯并咪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