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氨基-2-甲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527.1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海;叶天;信勇;谢增勇;朱发明;丛鑫;董岩峰;王爱发;牟通;袁帅;黎源;华卫琦;赵文娟;宋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5/08 | 分类号: | C07C215/08;C07C2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甲基 丙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氨基-2-甲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的领域。
背景技术
2-氨基-2-甲基-1-丙醇简称为AMP,为白色结晶或无色粘稠液体,能与水混溶,可溶于乙醇。AMP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多功能添加剂,广泛运用于涂料油墨、金属加工液、个人护理和医药中间体等行业中。AMP作为一种伯胺,其高pKa值使得其有着较高的pH值,同时,由于其为有机碱,相对较柔和,与多种乳液均有较好的配伍性,对产品的其它性能影响较小。与其它有机碱例如氨水、三甲胺和三乙胺等相比,AMP的稳定性好,不易黄变,同时毒性小,且不易挥发,可减少系统的气味,降低腐蚀和闪锈,属于环保型的调节剂。
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为AMP-95TM(95%的水溶液),为DOW化学的牌号。目前全球前十大涂料企业都在使用AMP-95TM作为pH调节剂和配方优化助剂,AMP-95TM帮助他们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同时降低了成本。在中国的涂料市场中,AMP-95TM也是涂料生产厂家的首选,AMP-95TM的市场覆盖率大于80%。国内知名的涂料生产厂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该产品沿用至今,AMP-95TM的稳定性和优越性赢来客户的一致好评。
现有的2-氨基-2-甲基-1-丙醇的合成方法,多采用2-硝基丙烷与甲醛溶液发生反应生成2-硝基-2-甲基-1-丙醇,再在金属镍催化剂下进行加氢反应,分离得到2-氨基-2-甲基-1-丙醇。美国专利US20110224460 也公开了同样的制备方法。以2-硝基丙烷为原料的合成方法有其缺点,即原料成本高,危险性大,不易储存运输,生产设备投资大,产品纯度低。
中国专利CN1810767公开了一种类似的制备方法,与上述路线不同的是2-硝基-2-甲基-1-丙醇的来源。该专利采用异丙醇与亚硝酸钠、多聚甲醛在0~25℃下发生反应,再经过萃取、洗涤和蒸馏得到2-硝基-2-甲基-1-丙醇,再催化加氢得到产品。该专利并未给出具体反应条件和收率情况。该路线的缺点是合成条件复杂,反应时间长,后处理难度大。
中国专利CN1911899公开了一条通过异丁烯的Ritter过程制备2-氨基-2-甲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将异丁烯和氯气通入乙腈中反应得到N-[1-(氯甲基)丙基]乙酰氯胺,然后加入水使N-[1-(氯甲基)丙基]乙酰氯胺进行第一次水解反应得到N-[1-(氯甲基)丙基]乙酰胺,N-[1-(氯甲基)丙基]乙酰胺再进行第二次水解反应得到所述的2-氨基-2-甲基-1-丙醇。该制备方法也有其缺点,即反应原料种类多,制备步骤复杂,且收率较低,收率为50~70%。
现有的制备2-氨基-2-甲基-1-丙醇的方法存在原料来源局限、原料及中间体易爆、工艺复杂、后处理复杂、收率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氨基-2-甲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简单,收率高,污染低,无苛刻反应条件,产品易提纯,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将α-氨基异丁酸烷基酯溶解在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温度:0~250℃,氢气压力(绝对压力,以下同):0.1~30MPa的条件下,发生氢解还原反应,一步合成2-氨基-2-甲基-1-丙醇,进而经过后处理得到2-氨基-2-甲基-1-丙醇产品,反应时间为1~30h。反应式如下:
。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催化剂可以是贵金属催化剂、雷尼镍催化剂以及铜基催化剂等;其中所述贵金属催化剂选自铑、铱、钯、铂、钌、锇、金以及铼元素或其盐或其氧化物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优选铑和铂元素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铜基催化剂可以是无载体催化剂,也可以是负载型催化剂,无载体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铜、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或稀土氧化物组成,即:无载体催化剂的组成有以下三种:活性组分铜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铜和稀土氧化物、活性组分铜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及稀土氧化物,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镍、氧化锌、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钴及氧化钼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优选氧化锌和氧化铁中的一种或两种,稀土氧化物选自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钐、氧化镨以及氧化钇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优选氧化铈和氧化镧中的一种或两种;负载型催化剂由活性组分铜和载体组成,载体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活性炭和沸石中的一种,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铜的含量为0.01~50wt%,优选1~20wt%,基于催化剂的总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