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010.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忠;卞希良;黄亮亮;孙纯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1/16 | 分类号: | C08B31/16;C08B31/1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脂 蜡质 玉米 淀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淀粉是含有多羟基的多聚葡萄糖,由于含有大量的羟基,糊化后表现为亲水性胶体,当对其分子上面的羟基进行疏水改性后,表现出较强的疏水性,可以对油性物料起到包埋乳化的作用,能够代替阿拉伯胶等天然植物胶,与合成的甘油酯类相比更具有价格便宜,包埋效果好,耐剪切性好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进行疏水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疏水烷基改性和疏水脂肪酸改性,硬脂酸改性属于疏水脂肪酸改性,硬脂酸淀粉酯是一种长链脂肪酸淀粉酯,是由淀粉及其衍生物与硬脂酸、硬脂酸甲酯、硬脂酸酰氯或硬脂酸酐反应得到的酯化产品。由于疏水性有机碳链的引入,淀粉的疏水性增加,使之具备了亲水和亲油的双亲性质,具有乳化性,具有疏水性碳链长,亲油性好的优点,可用在食品、医药、材料、日用化学品等领域。高取代度的硬脂酸淀粉酯因具有较高的乳化能力,可用于微胶囊化产品获得较高的包埋率,可代替昂贵的阿拉伯胶;低取代度的硬脂酸淀粉酯可用于脂肪替代品。
但目前公开的方法只是对淀粉进行了简单的酯化改性,淀粉分子上面的羟基被硬脂酸基团部分替代,淀粉的疏水性提高的同时,淀粉的亲水性降低,由于淀粉容易老化,导致淀粉的凝沉稳定性降低,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沉淀,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被包埋的油性物质析出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好,对环境污染低,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蜡质玉米淀粉,用10wt%的盐酸将蜡质玉米淀粉的pH值调节至1.8~2.0,将蜡质玉米淀粉与盐酸的混合物放置在45~65℃的温度中进行酸化处理;
步骤二、将淀粉干基重量3~5%的硬脂酸加热到65~70℃,然后将加热后的硬脂酸逐渐加入速率为9500~10500r/min的高速剪切的热水中高速剪切15~25分钟,制得硬脂酸分散液,热水的温度为55~65℃;
步骤三、将硬脂酸分散液利用高压喷射装置以雾状射入步骤一得到的蜡质玉米淀粉与盐酸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
步骤四、把步骤三中得到的混合物利用35~45目的筛体进行筛分;
步骤五、将混合物加热进行酯化反应3~5小时,加热温度130~160℃;
步骤六、将酯化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调制为中性,然后进行洗涤处理;
步骤七、将洗涤后的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成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1kg蜡质玉米淀粉,用10wt%的盐酸将所述蜡质玉米淀粉的pH值调节至2.0,将所述蜡质玉米淀粉与盐酸的混合物放置在50℃的温度中进行酸化处理;
步骤二、将淀粉干基重量4%的硬脂酸加热到68℃,然后将加热后的硬脂酸逐渐加入速率为10000r/min的高速剪切的热水中高速剪切20分钟,制得硬脂酸分散液,热水的温度为60℃;
步骤三、将硬脂酸分散液利用高压喷射装置以雾状射入步骤一得到的蜡质玉米淀粉与盐酸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
步骤四、把步骤三中得到的混合物利用40目的筛体进行筛分;
步骤五、将混合物进行加热酯化反应4小时,加热温度设置为145℃;
步骤六、将酯化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调至为中性,然后进行洗涤处理;
步骤七、将洗涤后的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硬脂酸蜡质玉米淀粉酯成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蜡质玉米淀粉为羟丙基化蜡质玉米淀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羟丙基化蜡质玉米淀粉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取40wt%的玉米淀粉乳加入到反应器中,开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加入环氧丙烷,并充入氮气,使玉米淀粉乳在反应器中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温度为35~45℃,醚化pH值11~13,醚化反应时间为13~15小时,环氧丙烷的添加量为淀粉干基重量的8~9%,反应后将混合物中和至pH为5.5~6.5,然后进行洗涤、干燥,并利用粉碎装置将其粉碎制得羟丙基化蜡质玉米淀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八中所述喷雾干燥利用喷雾干燥器完成,所述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
进料浓度:55~65wt%;
进料温度:75~85℃;
进风温度:150~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