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51341.4 | 申请日: | 201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郑相国;张宽植;金仁教;崔容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斯盟防静电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连续 工艺 生产 静电 方法 | ||
1.一种通过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第一步:绝缘体高分子树脂经过挤压机加热成绝缘体高分子树脂溶液;第二步:绝缘体高分子溶液流入到润光滚轴首次成型热可塑性高分子片材;第三步:所述热可塑性高分子片材到冷却滚再次固化;第四步:所述热可塑性高分子片材经过两次涂布高分子防静电液单层,每次涂布至少一个单面,并且烘干、硬化;第五步:等混合物种的有机溶剂完全去除后进行热固化从而形成防静电涂层;第六步:所述的热可塑性高分子片材在自然条件最后一次散热后进行收卷,最终生产出防静电片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防静电液体含有热固化树脂100个重量配比0.1至500重量的碳纳米管及热固化树脂100个重量配比水或者有机溶剂10至2000重量的kiss roll涂布液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剂、润滑剂、流速改善剂、交联剂、导电性高分子中选择至少1中添加剂添加至热固化树脂100重量中0.1至100重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6个碳分子完美连接成六边形结构,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管状物的分子。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选择含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WNT)或是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NT)。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碳原子的长度为1~60μm,直径为0.1~50n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具体为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2-吡咯烷酮(NMP),乙二醇,丙二醇,2-丁酮,4-甲基-2-戊酮,乙二醇乙醚(ethyl cellosolve),乙二醇单甲醚,甲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t-丁醇,苯甲醇及双丙酮醇,MEK,MIBK,剖面溶纤剂等物质中选择的单独或者他们的混合物,或者将上述的有机溶剂与水相混合使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高分子阴离子系列的表面活性剂,低分子不饱和羧酸,或者聚硅氧烷共聚物,不饱和聚氨氰化物,聚乙二醇,乙烷基。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使用硅胶系列的物质,具体为有机硅聚醚共聚物(polyether siloxane copolymer),改性硅油(modified polysiloxane)。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流速改善剂为单甘脂,丙二醇,保湿剂,磷酸盐及凝胶类型的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群中单独选择或者使用其混合物。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剂为三聚氰胺,碳化二亚胺系列,恶唑烷系列,环氧树脂系列,氰酸脂,氮杂环丙烷系列等群中进行单独选择或者使用其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性高分子为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3,4-乙烯噻吩),或者这些物质的衍生物,或者这些物质的聚合物,或者使用-共轭系电气导电性高分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体高分子树脂经过挤压机加热的温度为100~30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工艺生产防静电片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体高分子溶液流入到润光滚轴首次成型的厚度为0.1~4.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斯盟防静电材料(镇江)有限公司,未经恩斯盟防静电材料(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3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