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50195.3 | 申请日: | 2013-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景峰;柳建银;程弘夏;霍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百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结核 分枝杆菌 异烟肼 耐药 突变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方法 | ||
1.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的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用引物和荧光探针,所述检测用引物和荧光探针包括katG基因的正向引物、katG基因的野生型正向引物、katG基因的第一突变型正向引物、katG基因的第二突变型正向引物、katG基因的反向引物、katG基因的荧光探针、inhA基因的正向引物、inhA基因的野生型正向引物、inhA基因的突变型正向引物、inhA基因的反向引物和inhA基因的荧光探针,具体序列为:
所述katG基因的正向引物katG-F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
所述katG基因的野生型正向引物katG-Fw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
所述katG基因的第一突变型正向引物katG-Fm-1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
所述katG基因的第二突变型正向引物katG-Fm-2如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
所述katG基因的反向引物katG-R如序列表中SEQ ID NO:5所示;
所述katG基因的荧光探针katG-P如序列表中SEQ ID NO:6所示;
所述inhA基因的正向引物inhA-F如序列表中SEQ ID NO:7所示;
所述inhA基因的野生型正向引物inhA-Fw如序列表中SEQ ID NO:8所示;
所述inhA基因的突变型正向引物inhA-Fm如序列表中SEQ ID NO:9所示;
所述inhA基因的反向引物inhA-R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0所示;
所述inhA基因的荧光探针inhA-P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的5’端连接有荧光基团,所述荧光基团为FAM、ROX、HEX、CY5、CY3、TET、ALEX或CAL Flour,所述荧光探针的3’端连接有淬灭基团,所述淬灭基团为BHQ1、BHQ2或DABCY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katG基因的荧光探针katG-P和inhA基因的荧光探针inhA-P的5’端均连接有所述荧光基团FAM,所述katG基因的荧光探针katG-P和inhA基因的荧光探针inhA-P的3’端均连接有所述淬灭基团BHQ1。
4.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具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检测用引物和所述荧光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核酸提取反应液、PCR反应液和对照试剂;所述核酸提取反应液为TB DNA提取液;所述PCR反应液包括TB酶和INH PCR Mix A;所述对照试剂包括INH阳性对照和TB阴性对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INH阳性对照为INH野生型质粒;所述TB阴性对照为质量分数为0.09%的生理盐水;所述TB DNA提取液包括1m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mMTris和10%Triton-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INH PCR Mix A包括1×PCR Buffer、3.5mM MgCl2、0.8mM dNTPs、0.4μM dUTP、0.8μM所述katG基因的正向引物、0.8μM所述katG基因的野生型正向引物、0.8μM所述katG基因的第一突变型正向引物、0.8μM所述katG基因的第二突变型正向引物、0.8μM所述katG基因的反向引物、0.2μM所述katG基因的荧光探针、0.8μM所述inhA基因的正向引物、0.8μM所述inhA基因的野生型正向引物、0.8μM所述inhA基因的突变型正向引物、0.8μM所述inhA基因的反向引物和0.2μM所述inhA基因的荧光探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TB酶包括2.5U Taq酶和0.5U UNG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百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01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醇法生产一氯烷的方法
- 下一篇:钙传感受体活性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