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段折弯半径数控无模折弯成形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9489.4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卿卿;张志伟;唐鼎;李大永;彭颖红;韩维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凯博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53/02 | 分类号: | B21D53/02;B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半径 数控 成形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多段折弯半径数控无模折弯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待加工的工件分成三部分:第一加持部分W1,折弯部分L,第二加持部分W2,其中第一加持部分W1用固定夹头夹好,第二加持部分W2用运动夹头夹好,折弯部分L是从固定夹头末尾B到运动夹头首端A之间的部分;
第2步,根据折弯位置和折弯曲率设定所述第二加持部分W2中心的移动轨迹,即运动夹头的移动轨迹;
所述工件运动夹头的运动轨迹方程形式如下:
其中,C0为运动夹头的中心,θi为运动夹头在无模折弯过程中某时刻的转角,Ci为转角为θi时运动夹头的中心,ρ为转角为θi时的曲率半径,ω为角速度,t为时间,W为运动夹头和固定夹头的宽度;
第3步,根据工件尺寸和折弯参数,调整固定夹头和运动夹头初始位置,夹持所需折弯工件的夹持部分;
第4步,根据运动夹头中心的运动轨迹方程,设计单段折弯半径或者多段折弯半径的运动轨迹的数控折弯程序,所述折弯过程将转动和平动运动分开,分别用转动夹头和平动夹头来实现,所述平动夹头实现工件的两个正交方向的水平运动,所述转动夹头实现工件的转角运动,通过同步工件夹持段两端和上述两种夹头处的运动实现折弯过程,从而实现工件的多折弯半径的无模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折弯半径数控无模折弯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过程将转动和平动运动分开,分别用转动夹头和平动夹头来实现,当加工U型换热器时,采用以下方案之一:
方案一:将工件穿过平动夹头后将工件夹紧,再穿过转动夹头后,根据程序进行一次L型自动折弯,取出工件,两夹头复位,再手动装夹L型工件,进行第二次折弯,形成U型;
方案二:将工件穿过2个平动夹头来固定,平动夹头带动工件,穿过转动夹头移动到第一次折弯位置,2个平动夹头根据程序平动,转动夹头转动,完成一次折弯,然后2个平动夹头带动工件来到第二次折弯位置,穿过转动夹头,再进行一次折弯,形成U型;
方案三:在转动夹头里面设有芯轴,将工件穿过平动夹头和转动夹头固定后根据程序进行第一次折弯,然后抽出转动夹头里面的芯轴,将平动夹头带动工件向前移动,来到指定位置后,转动夹头复位,放入芯轴,重新固定工件,进行第二次折弯,形成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折弯半径数控无模折弯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动夹头的正交水平运动通过滚珠丝杠旋转带动实现;所述转动夹头的转角运动通过伺服电机经减速机带动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凯博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无锡凯博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4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