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8254.3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任冰;许云华;王娟;强静;李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 亚铁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以其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循环性能良好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材料,钴酸锂的价格比较高,且安全性较差,锰酸锂材料循环性能相对较差,三元材料与磷酸铁锂材料的倍率放电能力差,导致功率密度小。
硅酸亚铁锂由于其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克容量高,被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制备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常用的方法是固相法,固相法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工艺简单,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易混入杂质,制备得到的硅酸亚铁锂材料粒度不均匀,而且晶粒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固相法制备得到的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粒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向酸性SiO2乳液中加入草酸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硫酸亚铁与溶剂1的混合溶液,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铁离子包覆SiO2壳核材料;
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铁离子包覆SiO2壳核材料中加入锂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最后经过烧结后随炉冷却,研磨,即得到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酸性SiO2乳液是由溶剂2、表面活性剂和硅酸钠混合得到的,向溶剂2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硅酸钠并充分搅拌配制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用3~10%硫酸溶液调节至pH为2~7,得到酸性SiO2乳液。
表面活性剂和硅酸钠的质量比为0~3:1,硅酸钠和溶剂2的摩尔比为1:10~50,硫酸亚铁和溶剂1的摩尔比为1:30~100,硫酸亚铁、草酸与硅酸钠的摩尔比为1:1:1。
步骤2中锂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的加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锂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加入到铁离子包覆SiO2壳核材料的溶液中,然后经过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硅酸亚铁锂前驱体;另一种是:将锂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直接加入到铁离子包覆SiO2壳核材料中,然后经过球磨得到硅酸亚铁锂前驱体。
碳源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最终得到的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1wt%~20wt%,锂源化合物中的锂与硅酸钠的摩尔比为1.95~2.1:1。
步骤2中烧结采用两段烧结或直接烧结,两段烧结是在将硅酸亚铁锂前驱体在保护性气氛下,温度为250~550℃的环境下处理0.5~6小时,然后冷却后与有机酸混合,在转速为100rpm~500rpm的球磨机上以丙酮或乙醇为溶剂湿磨2~12小时后在60℃~120℃下真空干燥,最后再在保护性气氛下,温度为600℃~900℃的环境下处理6~24小时;直接烧结是将硅酸亚铁锂前驱体在保护性气氛下升温至250℃~550℃后保温0.5~6小时,然后继续升温至600℃~900℃后保温6小时~24小时。
保护性气氛为氮气、氩气、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体。
表面活性剂为P123、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磺酸钠、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葡萄糖酸钠、水杨酸、琥珀酸、甘氨酸、乙二胺四乙酸、曲拉通S-100、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摩尔比混合物;溶剂1和溶剂2均为去离子水、蒸馏水、乙醇、丙酮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摩尔比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8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智能折叠梯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电源系统及其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