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手功能康复训练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6905.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郑杨;张明明;王刚;秦永辉;陈垒;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苏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功能 康复训练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的手功能康复机械手。
背景技术
医学理论与实践证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神经系统引起的肢体功能损伤的患者,可以通过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进行恢复。由于患者已经存在肢体功能缺失,因此需要一种设备用于患者肢体康复。目前尽管有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比较单一,而且会有副作用。因此为了患者被动或者主动康复,需要一种用于手指运动的器械。但目前的训练机器人都是患者的一些大关节的运动,并非每个重要关节都在运动,特别是手部的运动,而且手部关节更多更加灵活,因此恢复手部是必不可少的,但大部分的手指康复器械都忽略了这一点,而且缺乏拇指康复的装置,大部分设计采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容易造成手部伤害。有专利采用四连杆机构牵拉手指端部,但其在驱动手指弯曲的同时还会使手指承受径向拉压力,容易损伤手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手功能康复训练机械手,其采用气缸驱动对于手部运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突然运动对手指造成伤害,并且避免径向拉力对手指的损伤。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穿戴式手功能康复训练机械手,包括固定在手臂上的机械手固定板、固定在机械手固定板上的动力机构,它包括拇指康复机构、四指康复机构,所述拇指康复系统包括提供动力的气缸驱动系统、与气缸驱动系统相连的拇指固定装置,四指康复机构包括提供动力的气缸驱动系统、与气缸驱动系统相连的四指固定装置。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作为优化,四指康复系统的气缸驱动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底座,为屈伸提供动力的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四指固定装置相连,气缸通过气缸底座固定于机械手固定板上,气缸可绕气缸底座上的孔旋转,四指固定装置包括弧形架、推杆、横梁、固定座、设置在横梁上且用于固定四指的绷带,弧形架的一端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的端部通过销钉连接,所述弧形架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相连,推杆的另一端与横梁上的固定座相连,推杆与固定座可相对转动。
进一步,四指康复系统中还设有侧位固定架、角度传感器,侧位固定架通过底部螺钉固定于机械手固定板上,侧位固定架和角度传感器位于弧形架的两侧,角度传感器的转动轴穿过弧形架上的孔与侧位固定架上的孔相连,弧形架与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相固定。
更进一步,所述推杆上设有不同位置的固定孔,弧形架与推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孔内,弧形架与推杆可以相对转动,而且在固定孔的两侧有限位孔,限位孔用于调节手部运动范围。
进一步,所述横梁上设有不同位置的调节孔,推杆与横梁之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调节孔内,用于适应不同大小的手。
作为优化,拇指康复系统的气缸驱动系统包括气缸、气缸底座,为屈伸提供动力的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拇指固定装置相连,气缸通过气缸底座固定于机械手固定板上,气缸可绕气缸底座上的孔旋转,拇指固定装置包括弧形架、用于固定拇指的绷带,弧形架的一端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的端部通过销钉连接,所述弧形架的另一端与绷带相连。
进一步,拇指康复系统中还设有侧位固定架、角度传感器,侧位固定架通过底部螺钉固定于机械手固定板上,侧位固定架和角度传感器位于弧形架的两侧,角度传感器的转动轴穿过弧形架上的孔与侧位固定架上的孔相连,弧形架与角度传感器的转轴相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本发明采用气缸作为动力,气缸驱动对于手部运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突然运动对手部造成的伤害,同时结合角度传感器对手部运动范围进行检测从而控制运动幅度,在康复的同时防止对手部造成二次伤害;
2. 本发明采用横梁将除拇指外的四指固定在同一横梁上,在机械手进行康复治疗时,四指同时运动,手指弯曲过程中不用承受径向拉力,防止损伤手指,再结合独立设置的拇指康复系统,对手部进行更为全面的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械手固定板;2.气缸;3.气缸底座;4.弧形架;5.侧位固定架;6.角度传感器;7.推杆;8.横梁;9.绷带;10.气缸底座;11.气缸;12.侧位固定架;13.弧形架;14.角度传感器;15.绷带;16.固定座;17.限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苏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苏比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