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及捕捞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0638.0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原居林;顾志敏;杨元杰;刘金殿;张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野生 大鲵 资源 调查 捕捞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鲵资源研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野生大鲵资源量调查的捕捞装置及捕捞方法。
背景技术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大鲵是非常古老的物种,是地球生物演变的“活化石”,在研究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环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另外,大鲵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大鲵又被誉为“水中活人参”。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非法捕杀,再加上大鲵再生能力差等原因,野生大鲵资源量急剧下降,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因此我国已将大鲵列为国家二级濒危野生保护动物。
为了更好地保护该资源,国内多个省份开展了大鲵增殖放流工作,但是,在增值放流之后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评估的统一标准,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野外的大鲵不易捕捞,也就没有办法对大鲵数量资源进行调查,专利公布号为CN102475583A、公布日为2012.05.3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鲵固定器,但是其不适合于捕捞野外的大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及捕捞方法,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对大鲵的捕捞效果好,伤害小,满足了对于获取野外环境中不同规格大鲵资源量调查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包括钢棒、用于放置鱼饵的多个并列设置的鱼钩、将所述鱼钩和所述钢棒连接起来的鱼线以及和所述钢棒相连接的固定桩。
大鲵增殖放流后,如何对这些放流到野外大鲵进行捕捞,进而进行资源量调查,一直是业内的一个难题,大鲵皮肤薄,很容易在捕捞过程中受到创伤,进而感染病菌危及生命,而且其个体较大,大头,而且大嘴有齿能咬人,逃跑能力特强,在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如果采用传统的渔网进行捕捞,渔网的线容易对大鲵柔嫩的皮肤造成伤害,使得其感染病菌,严重的能够造成大鲵死亡,而捕捞后的大鲵在进行检测后是需要放归野外的,而且,大鲵昼伏夜出,也不便于采用渔网进行捕捞;如果采用鱼竿以垂钓的方式进行捕捞,一个是效率低,因为要进行资源调查需要一定的数量,垂钓的方式效率太低,另外,大鲵昼伏夜出,其生存的地方多为山区,自然环境较差,垂钓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大鲵是两栖动物,在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大嘴有齿能咬人,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本申请人通过反复研究、试验后,试制出本发明的捕捞装置,其对大鲵的捕捞效果好,损伤小,而且捕捞的时候不需要人员一直在装置边上进行看守,也不会在捕捞的时候损害大鲵的皮肤,完成生物学检测后,可以将大鲵再放归野外,不影响其正常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桩通过弹性绳索和所述钢棒相连接,在所述弹性绳索和所述钢棒之间设有可调节绳索。
可调节绳索可以调节长度,结构可以采用常见的背包带或其他公知的结构,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长度,使得钢棒和固定桩之间的距离适当,保证捕捞效果,弹性绳索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捕获大鲵的时候,在大鲵挣扎的时候提供一定的缓冲,减小对大鲵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鱼钩每三个为一组,每组鱼钩型号依次为17#、9#和5#。
不同规格的鱼钩,针对不同大小的大鲵,提高捕捞几率。
作为优选,所述鱼线为250-300磅的透明鱼丝线。
透明的鱼丝线,能够提高捕捞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钢棒包括具有左螺孔、右螺孔的中间钢棒、具有和所述左螺孔相配合的右螺柱的左钢棒及具有和所述右螺孔相配合的左螺柱的右钢棒。
整个钢棒分成三个部分,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长度,当捕捞的河道比较窄的时候,可以就用中间钢棒,如果比较宽,则可以选择左钢棒或右钢棒,提高适应性,保证捕捞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绳索包括和所述中间钢棒相连接的中间可调节绳索、和所述左钢棒相配合的左可调节绳索及和所述右钢棒相配合的右可调节绳索。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绳索通过中间连接环和所述中间可调节绳索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环套有两个和所述左可调节绳索及右可调节绳索相连的套环。
一种利用所述的大鲵捕捞装置进行大鲵捕捞的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采样点;选择水流平缓、周边有洞穴分布的山间溪流或石质溪滩作为采样点;
b)捕捞装置固定;将钢棒放入水中,再将固定桩固定在岸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