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及捕捞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0638.0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原居林;顾志敏;杨元杰;刘金殿;张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野生 大鲵 资源 调查 捕捞 装置 方法 | ||
1.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棒(1)、用于放置鱼饵的多个并列设置的鱼钩(2)、将所述鱼钩(2)和所述钢棒(1)连接起来的鱼线(3)以及和所述钢棒(1)相连接的固定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4)通过弹性绳索(5)和所述钢棒(1)相连接,在所述弹性绳索(5)和所述钢棒(1)之间设有可调节绳索(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2)每三个为一组,每组鱼钩(2)型号依次为17#、9#和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线(3)为250-300磅的透明鱼丝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1)包括具有左螺孔(101a)、右螺孔(101b)的中间钢棒(101)、具有和所述左螺孔(101a)相配合的右螺柱(102a)的左钢棒(102)及具有和所述右螺孔(101b)相配合的左螺柱(103a)的右钢棒(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绳索(6)包括和所述中间钢棒(101)相连接的中间可调节绳索(601)、和所述左钢棒(102)相配合的左可调节绳索(602)及和所述右钢棒(103)相配合的右可调节绳索(6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绳索(5)通过中间连接环(7)和所述中间可调节绳索(601)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环(7)套有两个和所述左可调节绳索(602)及右可调节绳索(603)相连的套环(8)。
8.一种利用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捕捞装置进行大鲵捕捞的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采样点;选择水流平缓、周边有洞穴分布的山间溪流或石质溪滩作为采样点;
b)捕捞装置固定;将钢棒(1)放入水中,再将固定桩(4)固定在岸边;
c)饵料的获取;在选定的采样点内捕捞饵料鱼类,再将捕捉到的活的饵料鱼类悬挂在鱼钩(2)上,24-48小时后观察是否有大鲵被捕获;
d)样本获取;对于捕捉到的大鲵,先将鱼钩(2)连同大鲵一起摘下,再用镊子将鱼钩(2)从大鲵口中取出,并用碘伏对大鲵口腔创口进行消毒,然后进行相关生物学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鲵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采样点水流速度在0.2-1.5m/s,水深0.5-1.5m,水温18-23℃,水透明度≥50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鲵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饵料鱼类为光唇鱼、泥鳅、宽鳍鱲或小鲫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6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