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9098.4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姚超;徐斌海;左士祥;吴凤芹;丁运生;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纳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L79/04;C08G73/02;C08G73/0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吡咯 二元 复合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棒状硅酸盐粘土为核体,加入造孔剂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加入苯胺和吡咯单体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制备硅酸盐粘土/聚苯胺/聚吡咯复合材料;最后用混酸溶解去除棒状硅酸盐粘土模板,制得聚苯胺/聚吡咯复合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棒状硅酸盐粘土和造孔剂混合均匀,在100~200℃条件下煅烧6~24小时,然后将所得产物迅速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机械搅拌0.5~2小时;
(2)向步骤1所得的浆液中加入苯胺单体,控制体系温度15~30℃,一边搅拌,一边滴加浓度为1.0~4.0摩尔/升的氧化剂Ⅰ溶液,反应1~6小时,抽滤,洗涤至滤液pH=4~5,制得硅酸盐粘土/聚苯胺复合滤饼;将所得的滤饼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吡咯和掺杂剂,控制体系温度0~10℃,一边搅拌,一边继续滴加浓度为1.0~4.0摩尔/升的氧化剂Ⅱ溶液,反应0.5~3小时,抽滤,洗涤,制得硅酸盐粘土/聚苯胺/聚吡咯复合滤饼;
(3)将步骤2所制得的复合滤饼分散于H+摩尔浓度为0.5~3摩尔/升的混酸溶液中,静置2~10小时,抽滤,洗涤至滤液pH为2~3,在50~70℃下干燥,即制得聚苯胺/聚吡咯复合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硅酸盐粘土为海泡石、埃洛石、硅灰石或凹凸棒石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造孔剂为氟化铵(NH4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造孔剂与硅酸盐粘土质量之比为0.02~0.1:1,硅酸盐粘土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5~0.3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氧化剂为为过硫酸盐、碘酸盐、高锰酸盐或三氯化铁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苯胺与硅酸盐粘土质量比为0.3~1.0:1,吡咯与硅酸盐粘土质量比为0.1~0.5:1,氧化剂Ⅰ与苯胺摩尔数之比为0.5~1.5:1,氧化剂Ⅱ与吡咯摩尔数之比为0.5~2: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掺杂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掺杂剂与吡咯摩尔质量之比为0.1~0.5: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混酸溶液为氢氟酸与盐酸混合溶液、氢氟酸与硫酸混合溶液、氢氟酸与硝酸混合溶液或氢氟酸与磷酸混合溶液中的一种,混酸溶液中其组分摩尔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纳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纳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0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