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冲击补偿自动稳定精轧活套起套角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5319.0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民;李家波;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陈自强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冲击 补偿 自动 稳定 精轧活套起套 角度 方法 | ||
1.一种利用冲击补偿自动稳定精轧活套起套角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精轧初始数据设定与采集,按照钢种×厚度×宽度×机架的参数取得初始冲击补偿值 、起套角度目标值、冲击补偿延迟时间、实际补偿过渡时间,并通过计算得到目标套量;
步骤二、根据采集到的轧制数据计算活套实际起套角度;
步骤三、根据活套实际起套角度计算活套实际起套套量;
步骤四、根据与的差值结合冲击补偿延迟时间、实际补偿过渡时间与机架后滑值计算得到冲击补偿值修正值;
步骤五、利用冲击补偿值修正值对初始冲击补偿值进行修正,得到新的冲击补偿值用于下一块同样钢的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冲击补偿自动稳定精轧活套起套角度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活套起套角度计算活套套量的具体方法为,
(3)
其中:
L为活套前后机架之间的间距
L1为活套运动轴到前一机架的间距
L2为活套运动轴到活套辊轴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H1为活套运动轴到水平轧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R1为活套臂长度
R2为活套辊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冲击补偿自动稳定精轧活套起套角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根据采集到的轧制数据计算活套实际起套角度的具体方法如下,采集得到的活套开环最大角度、咬钢过程最大角度,活套起套调整过程以活套与带钢的接触时间点为起始点,根据经验设定活套起套过程的评估时间T,
(1)
式中:为活套角度低于起套角度目标值段持续时间;
为活套角度高于起套角度目标值段持续时间,
B为调节参数,B=0.5~1.0,为模型配置参数由经验取值;
(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冲击补偿自动稳定精轧活套起套角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五中,新的冲击补偿值具体计算为,
(5)
式中:为冲击补偿值修正值
为初始冲击补偿值
为模型学习系数,由经验取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3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电池外壳冲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压驱动式保温注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