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适用于油藏环境的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5091.5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旅雁;王世伟;王迪;杨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8/582;A62D3/02;C12P19/02;A61K31/7024;A61P31/04;A61P31/06;C12R1/385;A62D10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油藏 环境 假单胞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适用于油藏环境的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指利用各种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油藏岩石、流体等发生生物化学作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MEOR是继聚合物驱、热力驱、化学驱等方法之后新兴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对油藏适应性强、不伤害地层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提高采油收率技术。至今,在世界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在一些现场实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十分复杂,微生物来源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基于微生物生物量的微生物调剖是最主要的作用机理。鼠李糖脂是其中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它是一类阴离子型的糖脂。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效的乳化、增溶以及降低表面张力等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等领域。微生物生物量可以选择性或非选择性的封堵一些油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降低原油粘度,因此,对于原油采收率的提高也非常重要。生物被膜(biofilm),也称生物膜,是一种或多种微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膜性聚合体。它由胞外基质包裹微生物细胞形成,能够增强其中微生物对环境的抗逆性,使其更好的在各种环境中定殖。因此,油藏环境中生物被膜的形成也将有助于菌体生物量的积累,从而增强其生物调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适用于油藏环境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7267。
本发明所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IMP68CGMCC NO.7267的应用为如下任一所述:
(1)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具有耐多环芳烃性能的微生物产品中的应用;
(2)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能在含有多环芳烃的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产品中的应用;
(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油藏环境中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4)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中的应用;
(5)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中的应用;
(6)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抑制细菌增殖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上述任一所述应用中,所述含有多环芳烃的环境为含有多环芳烃的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或含有多环芳烃的油藏。
上述任一所述应用中,所述多环芳烃具体为荧蒽、苯并菲或芘。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可为:将铜绿假单胞菌IMP68接种于低磷酸培养基中,37℃培养,搅拌,发酵2天,离心去除菌体后即得发酵产物;所述低磷酸培养基具体为PPGAS培养基。PPGAS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其在培养基中的浓度如下:氯化铵0.02M,氯化钾0.02M,Tris-HCl0.12M,硫酸镁0.0016M,蛋白胨1%(质量百分含量),甘油1g/100ml,余量为水。
上述发酵产物的如下任一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上述发酵产物在作为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中的应用;
(2)上述发酵产物在制备抑制细菌增殖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上述发酵产物中的提取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