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适用于油藏环境的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5091.5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旅雁;王世伟;王迪;杨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8/582;A62D3/02;C12P19/02;A61K31/7024;A61P31/04;A61P31/06;C12R1/385;A62D10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油藏 环境 假单胞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1.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IMP68CGMCC NO.7267的如下任一应用:
(1)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具有耐多环芳烃性能的微生物产品中的应用;
(2)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能在含有多环芳烃的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产品中的应用;
(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油藏环境中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4)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中的应用;
(5)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中的应用;
(6)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在制备抑制细菌增殖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多环芳烃的环境为含有多环芳烃的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或含有多环芳烃的油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环芳烃为荧蒽、苯并菲或芘。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IMP68CGMCC NO.7267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
6.权利要求5所述发酵产物的如下任一应用:
(1)权利要求5所述发酵产物在作为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中的应用;
(2)权利要求5所述发酵产物在制备抑制细菌增殖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7.权利要求5所述发酵产物中的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产物去除菌体,保留发酵液上清,调节发酵液上清的pH值至2,然后4℃放置过夜,离心,取沉淀,再用氯仿甲醇混合液抽提,取有机相,即得;所述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2∶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含有鼠李糖脂。
10.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提取物的如下任一应用:
(1)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提取物在作为表面活性剂和/或乳化剂中的应用;
(2)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提取物在制备抑制细菌增殖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50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