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人机开发和线束检测的综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2550.4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靳华伟;王传礼;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人机 开发 检测 综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汽车人机开发和线束检测的综合装置,适用于汽车人机测试和整车线束检测,是一种可以实现人机参数自动调节、线束功能实车检测和性能自动化检测的系统,属于汽车电子电器测试和自动化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开发中对线束性能的检测需要昂贵的设备,可视化不好、操作不便利,而且存在着因车型或电器配置不同而导致的线束功能实车检测无统一平台的局面。对于人机工程学的测试装置,现有的装置还不能对人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难题,在结构紧凑和操作简便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可视化调节和检测,发明了一种用于汽车人机开发和线束检测的综合装置。
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模拟实车布置人机装置,并设置有电机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由上位机中的组态软件进行可视化操作控制。人机参数在可视化界面设置完成后,运行组态软件系统后可控制各个调节装置动作,从而得到人机工程学的不同参数。开发者通过体验参数的变化,对开发的人机装置完成测试。
在有限的空间里,模拟实车通过夹具和机械连接布置各个电器件。通过布置不同车型或不同配置所需的电器件,增加了检测的灵活性和范围,实现了线束功能实车测试的平台化。整车线束与电器件相连,由蓄电池和电器盒控制进行线束功能模拟实车检测。在后排座椅部位布置了线束性能自动检测的试验台,通过灵活的接插件操作组件将线束与检测系统连接,检测系统由PLC控制,并与线束系统和组态软件同步通讯。通过PLC灵活的设置各个电器件接插件属性,运行系统,检测结果可在组态软件的可视化界面上直观的显示。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有限的空间里,同时实现了汽车人机参数的可视化自动调节、整车线束功能的实车检测和性能的自动化检测。采用夹具固定电器件对线束进行实车模拟测试,解决了不同车型线束检测无统一标准平台的局面。采用PLC模拟电器特性,同时与线束系统和组态软件通讯完成了对线束的性能检测。采用电脑实时控制的技术对人机参数进行可视化设置,得到了不同人机参数下的汽车内饰环境。
故本发明能提供汽车人机开发所需要的直观体验环境,能够满足不同车型不同电器配置下的线束功能检测,能够准确得到不同线束的性能参数,具有一机多用、结构紧凑简单、综合成本低、可靠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以功能设置为出发点,说明了平台中各个机构的布置,随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人机自动测试系统的布置图。
图2是线束功能实车检测系统的布置图。
图3是线束性能自动化检测系统布置图。
图中:1.仪表板 2.连杆机构 3、10、12、17.横向滑槽 4.发动机罩 5.伸缩杆6、8.纵向滑槽 7.支点 9.转角机构 11.连杆机构 13.脚踏板 14.转向盘 15.座椅 16.转角机构 18.计算机 19.右前大灯 20.发动机风扇 21.蓄电池 22.左前大灯 23.喇叭24.电器盒 25.ABS 26.ECU 27.BCM 28.安全气囊 29.门锁电机 30.玻璃升降电机31.轮速传感器 32.后尾灯 33.雷达探头 34.天窗 35.室内顶灯 36.雨刮 37.音响38.空调 39.倒车雷达 40.点火开关 41.仪表 42.电动后视镜 43.上位机软件 44.电源控制模块 45、47.接插件 46.性能检测台 48.PLC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平台在有限的空间里,使功能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而且实现了操作简便灵活。共分为三部分:人机测试系统;线束功能实车检测系统;线束性能自动化检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