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二甲胺基)钛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32281.1 申请日: 2013-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3193818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0
发明(设计)人: 李大亮;高川;田力;陈微微;王昕;汪亚兵;徐湘云;黄巍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宏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F7/28 分类号: C07F7/28
代理公司: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郑玮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二甲胺基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四(二甲胺基)钛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其基础器件的MOS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小,当SiO2栅介质的厚度减小到纳米量级时,通过SiO2的漏电流随厚度减小成指数增长,这样巨大的漏电流不仅严重影响到器件性能,而且最终导致SiO2不能起到绝缘作用。使用高介电常数(即高K材料)替代SiO2是目前最有希望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半导体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必须寻找适合ALD和CVD使用的高k和金属栅材料前驱物。对于32nm技术节点来讲,材料的挥发性,输运方式以及纯度等问题变得至关重要。随着信息存储和获取量的大幅提升,对于更高K值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升温,这些材料遍布从氧化铝到稀有金属中任何可用的元素。选择恰当的高K材料,可满足介电常数、热力学稳定性、栅极电极兼容和界面层稳定性等生产上的要求。

研制四(二甲胺基)钛化合物正是针对以上高K前驱体的用途而进行的。四(二甲胺基)钛常温下是液体,是对空气和水汽非常敏感的化合物,能溶于醇类、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蒸汽压,而且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反应性,是现今ALD研究领域的热点。

目前报道的四(二甲胺基)钛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四氟化钛和Me3SiNMe2在乙醚中反应制得,但其中乙醚作溶剂挥发性强且易燃,反应的两个原料中四氟化钛不易获得,价格昂贵,而Me3SiNMe2需预先制备,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所以这种合成方法很不理想。另一种方法是先将丁基锂和二甲胺反应生成二甲胺的锂盐,然后再和四氯化钛反应制得最后的目标产物,这种方法相较之下比第一种方法更可取,更加合理。但目前报道的这类方法中,多以用乙醚作为丁基锂和二甲胺反应的溶剂,反应完成后需加入四氢呋喃为辅助溶剂溶解生成的二甲胺锂盐,同时再用甲苯作为下一步二甲胺锂盐和四氯化钛反应的溶剂,操作过程非常复杂,大量多种溶剂的使用不仅造成浪费和污染,而且后处理蒸馏除去溶剂时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报道的方法多为需要进行过滤,而生成的氯化锂盐颗粒非常细小,在体系中还很粘稠,过滤非常困难,耗时很长,这就给后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二甲胺基)钛的合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四(二甲胺基)钛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在反应器中加入二甲胺和烃类溶剂,然后向体系中加入有机锂化合物,制得二甲胺的锂盐;2)向体系中加入四氯化钛;3)反应结束后进行蒸馏,得到所述四(二甲胺基)钛。

所述有机锂化合物可以选用甲基锂、丁基锂、苯基锂等,优选正丁基锂;

二甲胺与有机锂化合物的用量摩尔比为1-2:1;有机锂化合物与四氯化钛的用量摩尔比为4-4.5:1;

步骤1)是在-78℃下反应8-12小时;

步骤2)是在-78℃下反应8-12小时;

所述蒸馏步骤优选收集75-80℃/5mmHg的馏分;

所述烃类溶剂可选自C5-C10的烷烃,优选正己烷和正庚烷;

所述惰性气氛可选择常用的惰性气体,例如但不限于氮气、氦气等。

上述原料均采用常规市售产品。

本发明合成方法不需要分步使用多种不同的溶剂,只以简单的单一烃类作为唯一的反应溶剂,降低了成本和反应的毒性,具有更好的操作可行性,更有助于规模化的生产。而且反应不需要经过过滤从体系中除去生成的氯化锂盐的过程,而是直接蒸馏得到目标化合物,从而简化操作。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相对较少,产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惰性气氛下,在2L的反应瓶中加入90g二甲胺、200mL正己烷,保持体系温度在-78°C左右,边搅拌边加入2.5mol/L的正丁基锂溶液800mL,加毕搅拌反应10小时。

(2)将95g四氯化钛滴加至上述反应体系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60°C,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反应24小时。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装置直接改为蒸馏装置,常压下除去反应的溶剂,再减压蒸馏,收集75-80°C/5mmHg的馏分,即为目标化合物四(二甲胺基)钛,收得产品69g,产率为62%,产品通过了核磁氢谱的鉴定。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