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其结合活性片段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31000.0 申请日: 2008-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3254308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陈毅歆;罗文新;张军;夏宁邵;陈鸿霖;管轶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10 分类号: C07K16/10;C12N5/20;C12N15/13;C12N15/63;C12N1/21;C12N1/19;C12N1/15;C12N5/10;G01N33/577;G01N33/569;A61K39/42;A61K39/145;A61P31/16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罗菊华
地址: 361005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h5 禽流感 病毒 血凝素 蛋白 单克隆抗体 结合 活性 片段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6月16日、申请号为200810110869.6的同名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特异性结合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之单克隆抗体,及其保守性变异体或活性片段,或其多肽或多肽类似物的相关编码序列,或产生所述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及应用该抗体或片段用于诊断、预防与治疗的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1997年在香港爆发了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研究显示该H5N1禽流感病毒具有的8条基因片段全部来源于欧亚禽类,并且保留了结合α(2,3)唾液酸受体的能力,显示出了禽流感病毒的典型特征(Matrosovich,M.et al.,J Virol.,1999,73(2):1146-55)。在屠宰了香港所有的家禽后,1997年的H5N1禽流感病毒彻底被根除。然而,1997年H5N1病毒的主要来源毒株A/goose/Guangdong/1/96(H5N1)在中国东南部持续流行(Cauthen,A.N.et al.,J Virol.,2000,74(14):6592-9;Webster,R.G.et al.,J Virol.,2002,76(1):118-26),而且1997年的H5N1病毒很快就被不同的基因型所取代(Guan,Y.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2,99(13):8950-5),该基因型病毒对于鸡具有高致死率,而对于鸭却是非致死性。这些H5N1病毒再次通过屠宰家禽而根除,直到2002年才出现了新基因型的替代病毒株。在1997年到2001年之间,这些不同基因型的病毒株的HA保有相似的抗原性,但是到了2002年HA却出现了明显的抗原漂移(Guan,Y.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4,101(21):8156-61;Sturm-Ramirez,K.M.et al.,J Virol.,2004,78(9):4892-901)。2002年晚期的H5N1基因型的显著特点就是它对于鸭和其他水禽具有很 高的致死率,而这在自然界是十分罕见的;上一次大量水禽死亡事件发生在1961年,当时A/tern/South Africa/61(H5N3)导致大量燕鸥的死亡。 

在2003年2月前期,香港的一户家庭再次爆发了H5N1病毒感染(Peiris,J.S.et al.,Lancet,2004,363(9409):617—9)。该户女儿在访问福建时死于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父亲和儿子在回到香港后即发生了急性呼吸道疾病。最终父亲去世,儿子从病中恢复。父亲和儿子都被确诊为感染了H5N1流感病毒;该病毒株抗原性和分子水平上与那些抗原漂移后对于鸡和鸭均为高致死病毒的病毒株十分相似(Guan,Y.et al.,Proc Natl Acad.Sci U S A,2004,101(21):8156-61)。 

2004年亚洲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禽流感大流行,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老挝出现的H5N1;巴基斯坦出现的H7N3;和台湾省出现的H5N2。这些大规模的禽流感病毒流行导致了家禽的大量被杀,尤其是鸡。截至到目前,这些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国家大多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例,并且导致了不少患者死亡。这些H5N1病毒首先在2002年11月香港的候鸟水禽中发现,当时死亡的白鹭、灰苍鹭和加拿大鹅中都有检测出H5N1病毒。从这些死鸟中分离得到的病毒分析后发现和香港之前的病毒相比,抗原性发生了很大的漂移变异,并且获得了可以导致感染的鸭大量死亡的能力(Sturm-Ramirez,K.M.et al.,J Virol.,2004,78(9):4892-901)。这一事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些高致病型H5N1流感病毒分离自2002-2003冬季来香港过冬的候鸟。当时就有人预测这些候鸟在夏季回飞后将会大面积传播病毒(Sturm-Ramirez,K.M.et al.,J Virol.,2004,78(9):4892-901),事实确实如此,在青海湖爆发了大规模的候乌感染H5N1病毒,并且如今欧洲、非洲的H5N1病毒据研究全部来自于从亚洲飞去的候鸟所带。 

2004年的时候再亚洲流行的H5N1病毒在遗传水平上与2003年在香港出现并且为主要传播病毒的基因Z型十分相近,但是这些病毒都已经发生了抗原漂移。此时在亚洲流行的病毒从抗原性上颌遗传水平上均与 A/Vietnam/1203/04(H5N1)十分相似,并且具有来源于欧亚禽类来源的8条基因片段。在越南和泰国均出现了此基因型的病毒感染人事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1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