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化性硅酮树脂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的LED用反射器及光半导体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30922.X 申请日: 2013-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3374228B 公开(公告)日: 2018-03-06
发明(设计)人: 塩原利夫;柏木努;浜本佳英;堤吉弘 申请(专利权)人: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L83/07 分类号: C08L83/07;C08L83/05;C08K3/22;C08K3/26;C08K3/34;C08K3/30;C08K7/18;C08K7/26
代理公司: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代理人: 张永康,向勇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固化 硅酮 树脂 组合 使用 led 反射 半导体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型LED用反射器的热固化性硅酮树脂组合物、使用此组合物而成的LED用反射器及光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光半导体元件,逐渐被用作街头显示器或汽车灯、住宅用照明等各种指示器或光源。目前大量使用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Polyphthalamide,PPA)等热可塑性树脂来作为LED用反射器材料。并且,最近也开始使用将酸酐作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来作为反射器用材料。

专利文献1~5、7~9中已经记载有可以使用硅酮树脂或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来作为LED用反射器材料。并且,于专利文献6中记载有关于矩阵式反射器。

但是,由于作为最近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或通常照明用光源的LED元件的高辉度化快速发展,对LED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的要求也较严格,先前以来作为反射器使用的液晶聚合物或PPA(聚邻苯二甲酰胺)等热可塑性树脂、或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在同时接收到热与光的环境下,劣化较为激烈,树脂变色且光的反射率降低,因此产生无法使用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有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但没有关于树脂本身的详细描述。通常说到硅酮树脂,也是指在未固化的状态从液状变成固体,进一步固化后从凝胶状、橡胶状变成较硬的树脂状的树脂。

在固化后成为凝胶状的树脂难以作为反射器使用,但固化后成为橡胶状的树脂,可以将反射器成型。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即便使用固化后成为橡胶状的树脂在金属框架上将表面构装矩阵式反射器单面成型,但弹性模量也较低,因此基板整体几乎未发生翘曲,然而,由于在室温下弹性模量较低,因此会因外力导致封装体或引线容易变形,引线接合(wire bond)断线,或在反射器与LED用密封材料的界面发生剥离或密封材料断裂等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利用供给固化后为树脂状的较硬固化物的硅酮树脂来制造反射器,则弹性模量较高,因此基板整体较大地翘曲,而无法切割。因此,为了防止翘曲,通常采用为了使膨胀系数接近金属框架而大量填充无机质填充材料的处理方法。在此方法中,流动性降低,如果利用传递成型制造矩阵式反射器,则存在发生未填充的问题。

并且,通常经过固化的硅酮树脂本身与无机填充材料的折射率接近,因此当将反射器材料成型而获得的反射器的壁厚较薄时,会发生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向外部泄漏的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6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9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29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898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4020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3508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29760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9-21394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9-1554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固化性硅酮树脂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而成型的LED用反射器、及使用该LED用反射器的光半导体装置,所述热固化性硅酮树脂组合物供给一种固化物,所述固化物的耐热、耐光性优异,向外部的漏光也较少,适合作为反射器、尤其适合作为矩阵状反射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LED的反射器用热固化性硅酮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A)由下述平均组成式(1)所表示,1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45~90质量份,

R1aR2bR3c(OR0)dSiO(4-a-b-c-d)/2(1)

(式中,R1为相互独立地不具有烯基及芳基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一价烃基,R2为芳基,R3为烯基,R0为氢原子、甲基及乙基中的任一个,a为0.4~1.0,b为0~0.5,c为0.05~0.5,d为0~0.5的数值,且为满足a+b+c+d=1.0~2.0的数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