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0373.6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玲;刘少华;秦耀果;宋敦伦;凌云;段红霞;李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6 | 分类号: | C07D401/06;C07D401/14;C07D417/06;C07D251/08;A01N5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含芳杂环三嗪类 法尼烯 类似物 及其 应用 | ||
1.一类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通式为式I的化合物:
(式I)
其中R1为吡啶、噻唑、苯基、吡唑、咪唑、噁唑、异噁唑、喹啉、噻吩、呋喃、四氢呋喃;或被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取代的上述杂环;
R2为H或者苄基、亚甲基吡啶、亚甲基噻唑、亚甲基吡唑、亚甲基咪唑、亚甲基噁唑、亚甲基异噁唑、亚甲基喹啉、亚甲基噻吩、亚甲基呋喃、亚甲基四氢呋喃;或被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取代的上述亚甲基杂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优选F、Cl、Br、CH3、CF3取代的吡啶、噻唑、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2优选H,以及F、Cl、Br、CH3、CF3取代的苄基、亚甲基吡啶、亚甲基噻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香叶胺、硝基胍、甲醛与有机溶剂混合,关环反应得到取代的三嗪化合物,再与不同摩尔比的芳杂环亚甲基氯或芳杂环亚甲基溴、缚酸剂及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缩合反应,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的烃或其卤代产 物:诸如,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石油醚、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醚类:如乙醚、二异丙醚、四氢呋喃、、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二甲醚或乙二醇二乙醚等;酮类:如丙酮、丁酮或甲基异丁酮等;腈类:如乙腈、丙腈或丁腈等;酰胺类: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酰三胺等;酯类: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等;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醇类:如甲醇、乙醇、正-或异丙醇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苯、乙腈、石油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缚酸剂为有机碱或无机碱,优选为哌啶、氢氧化钠、碳酸钾、吡啶、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碳酸钠、甲醇钠和氢化钠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0~100℃,优选反应温度为3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在农业上可用于防治作物及果蔬害虫,优选用于防治蚜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3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