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26101.9 | 申请日: | 2013-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哲;陶景;申怀彬;李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薄膜 电致发光 器件 稳定性 方法 | ||
1.一种利用简单酸钝化处理量子点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中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有机聚合膜来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向涂覆于ITO玻璃上的PEDOT:PSS膜(经160 ℃真空干燥处理)上滴加一定浓度的无机酸,然后立即以3000 rpm的转速旋涂1分钟,接着在16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10分钟;此后仍然采用悬涂的方式用去离子水对膜进行三次润洗,每次润洗滴加的去离子水的量约可铺满整个膜的三分之二即可,最后在烘箱中再干燥5~10分钟;得到酸处理的PEDOT:PSS膜后,再在上面悬涂聚三苯胺(Poly-TPD)、发光量子点(QDs),最后真空蒸镀一层Al就得到了具有一定空气稳定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或在量子点与Al电极之间旋涂一层氧化锌(ZnO),得到以ZnO为电子传输层的QD-LED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用于处理 PEDOT:PSS膜的无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发光层的材料包括II-VI族、III-V族及I-III-VI2族等半导体纳米晶或核-壳结构半导体纳米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电荷传输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包括Poly-TPD,TFB,PVK等,也可以是无机纳米材料,包括ZnO,TiO2,MoO3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适用于旋涂、印刷、热转运、真空蒸镀等多种膜层制备方式制得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制备得到的薄膜发光器件在无封装情况下,经空气中放置18天后发光效率仍能维持原有效率的7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61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