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传动装置的消隙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25685.8 | 申请日: | 2013-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元瑞壮;李世盛;赵岩;杨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谢潇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传动 装置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隙调整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传动装置的消隙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中、大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大多会用到齿轮减速机构,要求齿轮本身除了具有很高的运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以外,还必须尽可能减小或消除配对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否则,在开环系统中会产生运动滞后的现象。在闭环系统中,由于有反馈的干预,滞后现象可以得到补偿,但反向时传动间隙仍会使伺服系统产生振动而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对加工精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提高传动精度,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消隙是十分必要的,要求消隙调整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齿轮传动装置的消隙调整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传动装置的消隙调整方法,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设置消隙机构,并将输入齿轮分成同轴设置的第一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的消隙机构包括调整环、调整板和消隙齿轮组,所述的调整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输入齿轮上,所述的调整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输入齿轮上,所述的调整环套设在所述的调整板的外侧,所述的第一输入齿轮与传动齿轮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入齿轮、传动齿轮组和输出齿轮构成第一传动链,所述的第二输入齿轮与消隙齿轮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输出齿轮与消隙齿轮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输入齿轮、消隙齿轮组和输出齿轮构成第二传动链,所述的第一传动链的传动比与所述的第二传动链的传动比相同,在所述的调整板上设置至少一块限位凸块,每块所述的限位凸块的一侧设置一个第一螺钉,在所述的调整环上设置与所述的第一螺钉相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的第一螺钉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认第一螺钉的自由端未与限位凸块接触;
2)旋转调节第一螺钉,使第一螺钉的自由端与限位凸块的一侧接触,继续调节第一螺钉,使调整板与调整环产生相对转动,直至输出齿轮处于静止状态。
优选地,在每块所述的限位凸块的另一侧设置一个用于防松的第二螺钉,在所述的调整环上设置与所述的第二螺钉相应的第二螺孔,且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沿调整环的周向交替分布,所述的第二螺钉的调节方法为:旋转调节第一螺钉使输出齿轮处于静止状态后,首先确认第二螺钉的自由端未与限位凸块接触,然后旋转调节第二螺钉,使其自由端与限位凸块的另一侧接触,继续调节第二螺钉,直至第二螺钉将调整板顶紧。齿轮传动装置工作时震动不可避免,长期使用后第一螺钉会产生松动,设置并调节第二螺钉,可以对第一螺钉起到防松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齿轮传动装置的消隙调整方法操作简单,只需旋转调节第一螺钉,即可将传动间隙消除,操作方便、灵活,可大幅提高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精度。齿轮传动装置长期使用后,如果因齿轮的齿部磨损而产生新的传动间隙,只需采用上述方法重新进行消隙,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展开图;
图2为实施例中调整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带局部剖视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调整环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带局部剖视的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调整环和调整板的装配图;
图7为图6中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电灯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的地面水箱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