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及其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4923.3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甲世;李再轲;魏思德;吴辉;姜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复合材料 弹簧 连接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及其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连接强度、使用寿命长的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及其连接件,属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与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板弹簧在汽车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及减重作用。但是复合材料板弹簧的耐摩擦性能较差,连接在车体底盘中的复合材料板弹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与周边金属部件产生摩擦与撞击,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尤其是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两端,目前通用的方法是利用螺栓将金属吊耳与复合材料板弹簧进行机械紧固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因为摩擦与冲击效应的影响,会缩短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为CN102700377A,公开日期为2012年10月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总成,包括复合材料板弹簧、减振器支架、车桥和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复合材料板弹簧中部上表面,所述复合材料板弹簧安装在减振器支架上,所述减振器支架安装在车桥上,所述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总成还包括两个金属吊耳,所述金属吊耳设置在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两端,所述两个金属吊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两端。
公开号为CN202319784U,公开日期为2012年7月1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吊耳前右钢板总成,包括主钢板弹簧、副钢板弹簧、卡箍和中心固定螺栓,在主钢板弹簧和副钢板弹簧的中部设有通孔,中心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副钢板弹簧和主钢板弹簧中部的通孔,用螺帽固定,所述主钢板弹簧由3片条形钢板紧贴叠合而成,在上片条形钢板的两端均设有环形吊耳,在中片条形钢板的两端均设有3/4环形吊耳,环形吊耳套在3/4环形吊耳内侧,在下片条形钢板的两端均设有弯弧,弯弧托在3/4环形吊耳的始弯背部,所述副钢板弹簧由7片条形钢板结贴叠合而成,7片条形钢板的长度由内向外依次递减。
公开号为CN201953880U,公开日期为2011年8月3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吊耳位置不同的汽车后钢板弹簧总成,其包括钢板、螺栓、吊耳、橡胶复合村套、三片夹子柳钉、五片夹子柳钉,从上而下依次叠加不等长的五片钢板形成钢板组,钢板组的中心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连接,最上层的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吊耳,吊耳内设有橡胶复合村套,钢板组的一侧分别设有三片夹子柳钉和五片夹子柳钉,所述三片夹子柳钉和五片夹子柳钉的柳钉头不高出钢板平面,靠近三片夹子柳钉的吊耳的中心和最上层钢板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专利文件均没有涉及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怎样有效地消除连接部位复合材料板弹簧与金属吊耳的内部摩擦与冲击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板弹簧使用寿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及其连接件,通过本发明,有效地消除了复合材料板弹簧与金属吊耳的内部摩擦与冲击效应的影响,使其连接强度高且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复合材料板弹簧成型的过程中,将其端部制作成楔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倒楔形结构,并在端部位置加工螺栓孔;
2)、将金属吊耳内部加工成与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相配合的形状结构,并在金属吊耳上加工螺栓孔,该螺栓孔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位置的螺栓孔相对应;
3)、将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装配长度范围内的上下表面打磨粗糙,在其所述的上下打磨的粗糙表面涂敷一层胶粘剂层;
4)、将所述复合材料板弹簧与所述金属吊耳进行装配,用螺栓通过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吊耳的螺栓孔,对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吊耳进行紧固连接,使得复合材料板弹簧与金属吊耳不发生相对位移;
5)、将装配好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整体放置在与所述胶粘剂相适应的固化条件下,进行胶粘剂层固化,使得胶接处的力学性能达到要求。
优选的,所述的楔形结构与倒楔形结构的锥角≥5°且≤8°。此锥角的度数范围可避免因其角度偏小,比如≤5°时,导致的楔形结构效果不明显,安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或因其角度偏大,比如≥8°时,导致的其端部厚度变化的幅度偏大,端部纤维的断层加多,影响其端部连接强度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甘膦的制备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真空高温搅拌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