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及其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4923.3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甲世;李再轲;魏思德;吴辉;姜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复合材料 弹簧 连接 方法 及其 | ||
1.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吊耳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复合材料板弹簧成型的过程中,将其端部制作成楔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倒楔形结构,并在端部位置加工螺栓孔;
2)、将金属吊耳内部加工成与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相配合的形状结构,并在金属吊耳上加工螺栓孔,该螺栓孔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位置的螺栓孔相对应;
3)、将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装配长度范围内的上下表面打磨粗糙,在其所述的上下打磨的粗糙表面涂敷一层胶粘剂层;
4)、将所述复合材料板弹簧与所述金属吊耳进行装配,用螺栓通过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吊耳的螺栓孔,对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吊耳进行紧固连接,使得复合材料板弹簧与金属吊耳不发生相对位移;
5)、将装配好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整体放置在与所述胶粘剂相适应的固化条件下,进行胶粘剂层固化,使得胶接处的力学性能达到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结构与倒楔形结构的锥角≥5°且≤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装配长度范围≥60mm且≤8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涂敷好的所述的胶粘剂层的厚度≥0.5mm且≤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剂层的化学成分与复合材料板弹簧本体的树脂成分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剂层的固化条件根据胶粘剂的种类及凝胶曲线而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本体的树脂为环氧类树脂,所述的胶粘剂层为环氧类胶粘剂,所述的胶粘剂层的固化条件为65-75度的恒温条件下固化6-8小时。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方法所使用的连接件,包括端部制作成楔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倒楔形结构且其加工有螺栓孔的复合材料板弹簧,加工有螺栓孔且内部加工成与所述复合材料板弹簧的端部相配合形状的金属吊耳,连接所述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吊耳的螺栓,其特征在于:上下打磨好粗糙表面的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的装配长度范围内,设置有一层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本体树脂成分相一致的胶粘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剂层的厚度≥0.5mm且≤1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弹簧端部装配长度范围≥60mm且≤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9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甘膦的制备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真空高温搅拌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