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4492.0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梅;沈羽;方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绿素 荧光 验证 植物 作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理生态学领域。
技术背景
化感作用的英文为“Allelopathy”,它源于希腊语“Allelon(相互)”和“Pathos(损害、妨碍)”。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论是1937年由德国科学家H.Molish第一次提出,他把化感作用定义为:所有类型植物(含微生物)之间生物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但是Molish认为,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有害和有益两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期E.L.Rice根据H.Molish的定义和对植物化感作用的进一步研究,界定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含微生物)通过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对其他植物(含微生物)的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作用。Rice的定义中的化感作用物质是由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并强调了化感作用的结果对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均是有害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化感物质作用的对象不仅仅是其他植物,有时甚至是同种植物。而化感作用的结果不仅包括有害的,同时也包括一些相互促进的效果。因此,又有人把化感作用称之为植物的相生相克。1984年Rice在《Allelopathy》第二版中,将化感作用给出了较完整的定义: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有利或不利的作用。现在这个定义已被广泛的接受。
化感物质(Allelochemical)是生物体内产生的非营养性物质,能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发育、行为或种群的关系,作为化感作用的媒介,其主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植物化感作用的媒介是化学物质,被称为“化感物质”。孔垂华提到“Allelochemical”是指植物所产生并影响其他生物生长、行为和种群的化学物质,不仅包括植物间的化学作用物质,也包括植物和动物间的化学作用物质,而且这些化学物质并没有被要求必须进入环境,也可以在体内进行。现已发现,许多化感物质不仅对植物,而且对微生物、动物特别是昆虫都有作用。
叶绿素荧光分析具有观测手续简便,获得结果迅速,反应灵敏,可以定量,对植物无破坏、少干扰的特点。它既可以用于叶绿体、叶片,也可以遥感用于群体、群落。它既是室内光合基础研究的先进工具,也是室外自然条件下诊断植物体内光合机构运转状况、分析植物对逆境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叶绿素荧光分析估计量子效率、光合能力,利用荧光参数计算光合电子传递速率、胞间CO2浓度,并且试图利用荧光参数快速筛选遗传变异的植物。有人甚至预言,将来荧光分析可能会代替气体交换测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制荧光仪,特别是便携式荧光仪的商品化,使荧光分析在光合作用研究中得到这样广泛的应用。现有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主要存有验证效率低,判断不准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其目的旨在快速、有效且目的明确的判断化感作用对植物的生理变化的响应,特别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二、化感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变化的验证。
本发明的优点:可快速、有效且目的明确的判断化感作用对植物的生理变化的响应,特别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用叶绿素荧光验证植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二、化感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变化的验证。
所述的步骤一、化感作用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具体包括,
1、实验材料:
基础型调制型叶绿素荧光仪(Junior-Pam,Heinz Walz GmbH,D91090,Effeltrich);一次性塑料培养皿15皿;预培养20天的井栏边草配子体;
2、实验处理设计:
1)取预培养20天的井栏边草配子体,放入10mL设置质量浓度梯度分别为100%、50%、25%、12.5%以及0%的根系分泌物的水浸液的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保持每皿100枚配子体,每组质量浓度梯度有三个平行组;实验时间为10天,在第2、4、6、8、10天进行叶绿素荧光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发
- 下一篇:雾霾天气发生时保护人们呼吸道肺部免遭伤害的中药口罩